国产日产欧产美韩系列麻豆,最全的欧美大片,日本hiphop大师yokoi,巜人妻私密按摩师3


查辭海

 部首檢索 拼音檢索 近義詞 反義詞 語造 辭海百科
趙蕃詩詞作品集:
端午三首 次韻酬吳德夫去秋送行之作 菩薩蠻(送游季仙歸東陽) 小重山 老人星 薦冰 自溧陽達上塘官河舟屢行矣不能盡名其所經偶 子肅示九日山谷間懷兄弟三詩因懷子進子儀次 子進昆仲俱和寄懷三詩復次韻 子進昆仲俱和寄懷三詩復次韻 子進昆仲俱和寄懷三詩復次韻 朱村道中 周愚卿以二蘇先生李公擇共同體魯直秦少游直 舟中雨作 舟中晚作二絕 舟中晚作二絕 重九前一日東流道中 種柏 正月二十四日雨霰交作 招謝丈簽判出郊 張伯永和詩以仆送筍減于常年復用韻以調一笑 張伯永和詩以仆送筍減于常年復用韻以調一笑 贈蕭參議德藻二首 贈蕭參議德藻二首 贈王教授基仲 贈別游子明 早過興福寺 早過桃川不能謁一庵走筆寄之 再來常州昭禮出示虞山往來詩卷先是昭禮與予 再呈明叔 遠齋頃寄在湖日所作三詩舟中次韻 遠齋頃寄在湖日所作三詩舟中次韻 遠齋頃寄在湖日所作三詩舟中次韻 遠意 玉汝置酒招二十一丈同之鄙句奉呈 玉汝行頗遽以詩留之 雨后呈斯遠 與叔驥父子別后悵然懷之三首 與叔驥父子別后悵然懷之三首 與叔驥父子別后悵然懷之三首 與成父夜坐 余客長沙寒熱驟作其證未分理掾次律張君為致 余客長沙寒熱驟作其證未分理掾次律張君為致 又次簽判丈惜花絕句三首 又次簽判丈惜花絕句三首 又次簽判丈惜花絕句三首 游石壁寺懷禪月 悠然亭 用思叔韻贈通神郎翁思明 用前韻寄明叔 用前韻呈碩父昆仲 詠武安山塔 詠筍用昌黎韻 詠蕙 飲袁州惠仰山茶 因湯莘夫行寄歐陽伯威 移官巴陵行有日矣書呈唐德輿程士和梁和仲于 移官巴陵行有日矣書呈唐德輿程士和梁和仲于 移官巴陵行有日矣書呈唐德輿程士和梁和仲于 移官巴陵行有日矣書呈唐德輿程士和梁和仲于 移官巴陵行有日矣書呈唐德輿程士和梁和仲于 移官巴陵行有日矣書呈唐德輿程士和梁和仲于 移官巴陵行有日矣書呈唐德輿程士和梁和仲于 硯答 彥博周伯休來 嚴先輩送鯉魚 新淦道中呈運使錢侍郎 邂逅孫子儀于臨安喜而賦詩并懷子進子肅 戲呈喻叔奇丈 午飯資福寺 臥聞 聞鳩有感 聞杜鶻 往時 挽俞克晦丈二首 挽俞克晦丈二首 挽楊茂原二首 挽楊茂原二首 挽宋柳州綬 涂中每息必索硯筆抄詩作廿八字 投宿湘東 同謝丈簽判送趙臺州至靈鷲簽判丈道中有詩蕃 題彥真天開圖畫 題新樂鋪鋪在灘頭 題舊宮 題東臺寺 歲除日立春 宿玉觀次斯遠韻 宿龍須山 宿龍須山 宿藍畬寺 送張剛中赴省 送曾季永赴道州永明尉三首 送曾季永赴道州永明尉三首 送曾季永赴道州永明尉三首 送徐彥章并屬光庭 送孝顯彥博昆仲赴補仍用前韻 送吳提刑赴召三首 送吳提刑赴召三首 送吳提刑赴召三首 鼠山 書管掾所抄張安國詩 示曾耆英并其侄 十二日登列岫亭有設空幄者去之薦福酌淺沙泉 十八日記夢 上寵市早飯 三月審知以余行有日置酒于智門寺后竹間小亭 三月六日 三月六日 三月六日 人日 秋雨感懷 秋日書懷 秋懷十首 秋懷十首 秋陂道中三首 秋陂道中三首 秋陂道中三首 晴晚立田間二首 晴晚立田間二首 遣興二首 遣興二首 乞曉 偶書道店之壁 莫萬安以甘雨應候用社日韻作詩見貽次韻 明叔有語贈贛丞曾幼度次韻簡明叔并寄幼度為 屢遺公擇書且寄以詩皆未得報成父弟書云公擇 隆興城外作 六月初九日晚大雨簡文顯子暢 留別叔驥和叔 劉萬二弟置酒與八九兄同飲 溧陽邂逅胡安豐赴官送以二詩 溧陽邂逅胡安豐赴官送以二詩 九日宜春道中 將至辰州走筆寄在伯教授二首 將至辰州走筆寄在伯教授二首 將謁介庵以詩先之 見紫荊有懷成父 簡贈吳仲權鎰 簡彥博審知 簡斯遠兼懷成父 寄周畏知 寄俞玉汝 寄孫子進昆仲 寄倪好問 寄建寧韓尚書二首 寄建寧韓尚書二首 寄胡達孝二首 寄胡達孝二首 季蕭兄三貺詩且辱出示陵陽墨帖敢次韻一首為 黃白菊 花屏 湖洲贈別劉叔驥昆仲 湖州親舊二首 湖州親舊二首 賀吳仲權召試館職 和斯遠西軒竹二首 和斯遠西軒竹二首 和答李季蓬因觀鄙語見贈 寒食日呈慶伯 寒食前一日發黃堰明日抵定夸連日逆風吹沙不 過雨市二首 過雨市二首 過湖 富陽道中遇風感嘆作 風雨兼旬繼之以雪作惜梅嘆 豐城送成父弟還玉山三首 豐城送成父弟還玉山三首 豐城送成父弟還玉山三首 蕃歸自浙之十日斯還赴處州之約入城自此遂將 發潭州 發石佛 二月十四日發潮后作 二十一日晚呈全真沅陵師契 對月贈答二首 對月贈答二首 對月 對月 獨坐晚題 獨過和津閣二首 獨過和津閣二首 讀東坡和陶詩 得蕙數本有懷斯遠二首 得蕙數本有懷斯遠二首 道傍菊有感 大雨連晝夜不止 大風二首 大風二首 從王彥博覓洞庭柑三首 從王彥博覓洞庭柑三首 從王彥博覓洞庭柑三首 次韻周欽止送別 次韻鄭季奕見寄二首 次韻鄭季奕見寄二首 次韻曾季永乞筍 次韻愚卿留別 次韻斯遠同宿歲寒西軒六韻 次韻師契詩中及賑貸事 次韻審知十七夜 次韻簽判丈喜雪二首 次韻簽判丈喜雪二首 次韻明叔送梅 次韻劉寺簿二首 次韻劉寺簿二首 次韻見可書示二絕并以送行 次韻見可書示二絕并以送行 次韻和叔并呈叔魚 次韻和答斯遠見過 次韻陳縣丞謝送筍 次王照鄰韻二首 次王照鄰韻二首 除夕古體三十韻 初六日阻風新淦二首 初六日阻風新淦二首 初九日 初九日 呈邢叔三首 呈邢叔三首 呈邢叔三首 呈康職君謨 呈賈新之兼簡謝子暢 呈黃永新希二首 呈黃永新希二首 呈段元衡 陳嚴二君頻送蠟梅因以成詠 殘梅 伯山因其侄來惠書報以二絕 伯山因其侄來惠書報以二絕 別趙叔 八月二十六日雨后呈沅陵教授 謁趙文鼎墓 偶作二首 偶作二首 弄月亭 悶坐 悶坐 梅微開復題 叢桂 次韻黃子耕因任伯起見寄之作 周文顯之子來過因斯遠過余于智門相與坐于遺 周江州有靈壁石趙蘄州名以玉芝周索詩為賦一 舟中讀子進昆仲西游集有懷其人作詩寄之并示 舟中讀子進昆仲西游集有懷其人作詩寄之并示 至豐城懷溫叟叔異南秀欲題之叔異曲江磯之庵 章塢庵 贈耆英 再和諸公 元日病中 雨中簡章令 有懷施文叔寄之 游妙香院 永豐尉治神祠前梅已成陰忽著花七出而無鄂色 亦好園 艤舟楊口叩居人以休哩縛屋于此何時復去云我 以窮藁借全真 以蠟梅分供堂頭希盧首座沖南首座惠絕句次韻 以蠟梅分供堂頭希盧首座沖南首座惠絕句次韻 已晴復陰 宜風市作 謁仰山寺 夜坐觀書作 夜懷成父弟 夜過王兆明 夜過李商叟 嚴山 嚴山 雪中過在伯 雪后三首 雪后三首 雪后三首 信題 新竹 新漕道中 謝莫升之惠茶 小園早步 小山 下七盤嶺 喜俞玉汝見過 徙居祖印寺 西湖雪后 夕庵觀整套壽寧畫 無盡藏境界 文殊院晨起 為龍泉令趙舜徒題 晚坐偶題 送芍藥與周子開 示嚴君 十月十五日 十二月初六夜夢客溧陽半月而未見晦庵夢中以 生米市盡處有寺名演義有二物且得甘叔異鄧南 磬湖 憇汭口之秘藏院 七盤嶺 廿二日題水南寺壁 南風行十八日早作 明叔每見過不久輒去仲威尤難招致索居書事呈 覓應氏庵 梅落二首 梅落二首 賣花行 旅食有作 留題竹隱 留別趙南紀 留別徐季純 李叔器方養源叔器之侄填載酒餞余于思敬亭 寄李寧卿 還章泉山居 懷秉文 湖州舟中 賀魏使君雪用何叔信韻 海棠塢 過生米市艤舟求浴望山巔有屋巋然至石岸數步 過生米市艤舟求浴望山巔有屋巋然至石岸數步 贛丞曾幼度相邀過明叔買江天閣幼度有詩明叔 復游東湖題盧石 方池 二十三日早霽 鵝湖道中呈斯遠 定夸浦 鄧林寺用孫溫叟韻 道店菊 代書寄張次律二首 代書寄張次律二首 答施榮甫 從趙常德覓鼎帖 次韻子耕去秋臨安歸途見過于玉山智門寺之作 呈全真魯山 畢叔文攜坡帖及與季真給事倡酬詩卷見訪于邢 昨見子暢尉曹與靈鷲長老年公用蕃船字韻唱酬 自作 自造口放舟至道林院偶題 周愚卿同內子游仰山南岳后予一日行途中寄之 周愚卿同丁永年陳明叔見餞于去城之十里致嚴 舟中雨 舟中清明 舟中獨飲 重九才四日爾風雨如此病臥殊亡聊小兒輩取酒 鐘子崧己丑歲簿秩滿去今自饒州教授還猶選人 中秋以山居不得與周文對飲況子暢在數百里外 中秋風雨驟作悵然有懷簡全真沅陵并寄成父弟 至日與明叔逸及明叔之子涼孫飲 植梅一株于廳事之后招丞及明叔同觀倪嚴二先 正月十三日過鄧師契邂逅伯山在焉師契置酒因 正月六日雪 正月二十二日晚過袁父 趙蘄州枉示數詩皆弋陽往還所作經行道間有懷 趙龍泉惠書及和三詩且用孫溫叟韻作詩見勞次 招仲威不至反辱惠梨 章少隱嘗有逸句云片片梅花隨雨脫渾疑春雪墮 張以詩卷來再用韻謝之 張王臣載酒約同過梁和仲既以風雨大作舉杯相 張涪州出詩數軸皆紀用兵以來時事有感借其韻 張伯永折梅走筆謝之 張伯永簡來云雪欲作而酒適熟尉又過之要余同 曾秀才送茶 曾相士約過意釣答以絕句 曾耆英自太和攜所錄謝民師觀妙詩文副以長句 曾耆英錄先提舉著述及屠龍禾譜與先世志文見 曾季明經過相見聞壽岡先生掛冠之報且承動靜 早醉 鑿磨嶺 臧正卿示舊所唱酬秋字韻詩軸要季承同用韻贈 在伯欲見洪龜父夏均文詩因逸歸玉山取之自常 在伯見招觀雪因同貴溪尉曹登鄰寺之經樓且云 再見晦庵既行有懷 再過斯遠 約斯遠同謁晦翁先生八月十六日發章泉夜宿永 元衡過邢園同廣聲終日坐于習堂梅樹之下得長 欲再過子進昆仲舟人紿以迷路既遠不能復也悵 玉聚 雨作 雨中夜歸聞兩兒誦書偶成二絕幸明叔先生同賦 雨中夜歸聞兩兒誦書偶成二絕幸明叔先生同賦 雨余 雨望偶題 雨宿永源寺 雨腳 雨后對月懷斯遠 雨二首 雨二首 與碩父沈弟伯仲晚行河堤碩父欲作小亭于其上 與慶伯廣聲別后有懷 與慶伯廣聲別后有懷 漁門舟中 俞孝楊殖齋 余干月夜 又呈慶伯 又成父弟往余干謁趙叔遂至池陽廬陵謁二周先 有懷成父 游太平寺 游宋衡送示登明錄詩卷次韻并呈同賦諸公 游思庵 游齊山 游叫巖用范元卿自普康歸日留題韻 游吉祥寺 游浮洲寺 幽居多暇風雨兼旬山色菁蔥禽聲在樹顧而樂之 用韻示成交 用老謝丈立春韻贈周文顯蕃與文顯以癸巳歲是 詠書齋梅 詠晴 詠晴 詠牡丹 詠蠟梅 永和道中懷成父 永豐令括蒼章君尉上蔡謝君以淳熙改元二月晦 因送王亢宗便寄 因誠齋寄張三十叔 弋陽陸行 弋陽道中 艤舟龍游 以介庵集遺成父 以短軸從楊謹仲求字僅書其半而見還絕句戲謝 移官萬安道中 宜興道中望銅官山懷孫子進昆仲近見子肅于建 謁孺子祠后由南昌還艤舟之地 謁雷潭寺韓文公祠 夜坐示進之兼懷文叔 夜坐讀書有感示兒侄 夜坐讀書有感示兒曹 夜作絕句三首 夜作絕句三首 夜作絕句三首 夜憶逸 夜讀子肅詩再用前韻 楊知錄送千葉白蓮 楊錄事以仆與孫溫叟唱酬韻作詩見貽又用仆與 楊錄事以仆與孫溫叟唱酬韻作詩見貽又用仆與 彥博許見過不至 嚴先輩詩送紅梅次韻 嚴從禮折送牡丹且副以詩次韻 嚴從禮求先照軒詩 雪中用俞克晦丈公擇唱酬之韻呈克晦 雪中四詩 雪中四詩 雪中四詩 雪中四詩 雪中寄懷公昭丈 雪中懷成父 雪中讀誠齋荊溪諸集成古詩二十韻奉寄并呈吳 雪浪閣二首 雪浪閣二首 雪既未已霰且間作再用林字韻呈在伯沅陵并屬 雪后二首 雪后二首 學佛者祖遷自南陵來謁莫萬安題詩于知津閣適 蘐草 敘浦簿呂公用沅陵韻見貽次韻 徐丈大雅有詩贈子暢尉曹用韻呈子暢兼柬徐丈 徐審知置酒會者三人以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分韻 徐審知置酒會者三人以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分韻 邢氏園池上作 新桂林戶曹甘叔異過余于津亭留以小飲論論文 謝知縣丈相率泛舟且訪寓舍并呈子暢兄 謝人送水仙 謝彭沅陵送貓 謝李正之惠潘墨 孝揚成父約見過屢展朝云須晴也 孝顯追送至沙溪書所見以別 曉晴 暇日過在伯因而留飯 峽江舟中懷徐審知 戲明叔 戲呈盧老 喜雪投王守 溪楓 午寢而起懷子儀公擇 午過無錫明日五更到平江門外 午風大作已雨甚微 吳仲權相別詩云欲少留桃川山中昨日同在伯懷 吳審知 問宿 聞子耕司戶兄非一日昨見墨帖于中州又誦五言 聞鄭仲仁訃 聞邑中燈夕頗盛作詩呈子肅 聞桑葉賤甚感嘆有作 聞禽 聞劉彥說率友生過別業以詩寄之與彥說之約者 聞晦庵罷宜春留南昌亟往見之將至貴溪逆風大 文顯兄弟見過 文顯和答旦字韻詩再用前韻寄文顯 魏辰州生日 韋南雄惠酒六尊以詩謝之 微霰雪 王原慶有詩寄謝丈簽判子暢尉曹具以見及次韻 王彥博愚齋 王彥博徐審知頻來問疾口占示之 晚坐欲過在伯而不能 晚作 晚作 晚自白沙投宿測水 晚臥二首 晚臥二首 晚書二首 晚書二首 晚書二首 晚書二首 晚過劉伯山 挽游迪功 挽徐提舉夫人盧氏 玩易齋 荼釄洞 同俞公擇孝顯王彥擴讜子游白蓮庵飯于東庵而 題淵明采菊圖子璿所作 題泰州司理廨舍小亭 題舊日所藏晉陶淵明采區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畫 題蔣伯玉作白玉山創亭于廨舍之后榜日望云思 堂下梅一枝開遲而花極小疑地勢使然感嘆而作 湯莘夫用孫溫叟韻見寄次韻答之 宿永福院 宿應庵次季承韻 宿桐溪灣 宿甘陂寺 宿分水 夙約簽判丈運屬丈同迓客于玉田比出郊側聞二 送張交代琮 送徐茂叔游宋衡 送徐季純 送吳敘浦 送唐信州 送人赴闕 送常寧吳尉并屬寄聲吳交代尉比行余亦行追作 四月十五日發岳州 舒村 叔文再用韻賦詩亦復用韻答叔文兼呈伯玉昆仲 書靈鷲壁 書后湖集 是夕微雨 示成交 使君以十月上休日燕通判教授縣令錄參沅陵貴 石門塢 十月三日鄭秀才惠菊植之晏齋窗前尊酒偶乏與 十月二月二日晚同向景先閱江船忽雨作從教授 十六夜月 十九日雨中 十二月一日同陳明叔修絕江游古城白泉 十二月初四夜同吳資深陳明叔宿觀山 十八夜宿秀城外 上饒道中 三月十六日郊行 三月三十日余有章貢之役陳明叔嚴從禮載酒見 閏十一月十一日病酒不能扶頭忽得成父弟書繼 壬寅元日 人日感懷因寄玉山親舊并以示當涂溧陽諸表弟 去年過鉛山一見季承自后邈不相聞秋試度必入 去非尉曹于廨舍;之側鑿池種竹為亭其上名日 去冬十二月與成父分袂于上饒春見于溧陽又見 衢州城外 趨上饒道中 頃見迂齋談游子明不容口且誦其詩恨未遂傾蓋 清水道上望隔山桃花盛開 橋上聞檐葡香 簽判丈以新字韻作長句見贈次韻 鉛山道中懷故興化令賈元放故郁林教授賈季承 僉判丈兩賜新字韻詩因次韻兼簡文顯 乞竹亡有藥圃主人買以種之 七月六夜聞雨寄懷欽止斯無而玉山使來亦得斯 仆有詩思成父輒知之而絕不肯道一語以二十八 瓶梅 瓶梅 平沙落雁 潘元壽以九月十一日行莫令君領客攜具泛舟餞 潘恭叔欲歸壽其母夫人謝子暢以事客其館辭病 念欲春游春既莫矣而在伯微恙不近杯勺作小詩 倪先輩送水仙一科數花 明叔用大字韻作詩見寄復用韻作七言一首答之 明叔以仆護筍不除作長句為調次韻 明叔同舟見別于永和 明叔今日不過書齋 孟秋八日夜伯壽仲理過予同訪俊步月入城南書 梅驟開旋有落者 梅已開猶未知之簡斯遠 梅且盡作四十字 梅林渡懷惠卿 梅花用東坡惠州韻呈子進昆仲 梅花二首 梅花二首 錄去冬舟行詩一編呈陳丞并作四十字致見而不 樓步 六月五夜斯遠會宿西軒為賦七言四韻 六月十一夜簡孫子肅子儀 六月十三日四更登舟縣岸遲明抵歲步宿雨猶濕 六月二十二日病中得雨頓覺沈疴去體欣然起飲 六日復飯于審家作長句并呈彥博 留題鄭山人 留清江蒙簡兄壽玉徐兄思叔皆以文卷寵教愧未 留別周參政詩二首 留別周參政詩二首 留別在伯 留別俞孝顯孝揚 劉兄垂示同張兄游向園呈先生詩卷次韻 靈就道間 冽泉 兩日隨錢丈放舟恬無風浪今日別歸仍值逆風作 兩日不見在伯風雨中有懷因以簡之 蓮蕩 連雨即事 連雪偶書 連日風雨有懷沈仲良歐陽全真 溧陽別成父弟兼寄遠父秉文 立春日呈彥博并帖審知 李通判休日約僚屬追涼于凈因已復酌于芙蕖館 老卿攜詩三篇來復答一首 蘭溪溪岸梅花 臘月二十四夜同成父對所傳贛陳丞詩作此寄陳 困坐窮山無以娛日用隨齋問訊韻寄莘夫并呈隨 舉世美奉詔旨分督決獄甲戌判袂之武陽壬午還 久不看鏡須之白者眾矣得數語寄成父兼示兒侄 九月晦日艤舟浴于昭真既罷同方元直成父弟兒 九日題越州光孝觀壁 九日次韻斯遠去年是日同成父登半山亭見懷之 筋竹這新居僧居邠錄寄寺中留題次孫溫叟所用 教授丈作黃字韻詩十首愈出愈奇而有作法孰為 將至信州呈季承 江月 見賣梅花者作賣花行 見賣梅花者作賣花行 見負梅趨都城者甚夥作賣花行 簡梁叔昭覓香 假宿總持寺從僧如應借讀高僧詩法欽所編無為 賈丈用昂字韻作詩中有見及復用韻奉呈并簡徐 寄鄭舜舉 寄逸 寄題分宜簿舍懷古閣為劉公度賦 寄簡歐陽伯威劉伯山 寄懷徐行仲 回憇芙蓉寺偶題 懷明叔 懷梅花及斯遠 懷靈山呈元衡 懷東園寄趙令 懷伯謨 賀周待制兼直學士院 賀向伯元通判休致 和青田劉令同年見答寄茶之作 和何叔信別種蠟梅韻 和答黎季成送行 和答曹季永縣尉用前韻見貽 寒食前一日伯永相約過陳氏茅軒蕃亦載酒共往 海監院惠二物戲答 過易簡彥從 過西峰主人知出回訪劉伯山不值云過黃永新也 過潼川之飛烏縣見余干丞相題驛舍詩有感次韻 過水南甚早 過欽止 過鄰家看菊乞之以歸 過吉水問蕭伯和兄弟云在縣四十里之羅陂遠不 過湖得便風舟甚駛 過豐城訪甘叔異聞在曲江之磯頭庵放舟過之棹 過從禮 歸近 姑蘇道中 公擇客于玉山簿尉之館忽有挽為宜黃之行者公 告別晦庵晦庵有惜別語因用張志和答陸羽問作 感歸鳥 賦山居 賦胡達孝林霏五題 伏讀時中胡公暮志輒用澹庵省齋銘詩之韻從仲 奉送純父元之昆仲 分界舖愛直驛張安國因杉制名而驛之前有老梅 訪韋丈叔能于嚴州西溪門外 飯后獨立寺門頗見搖落之境欲收以詩大費彈壓 飯楓橋鋪 蕃有詩謝蕭伯和見訪伯和和之節推丈見而同作 蕃艤舟湘西之明夕鄭仲理吳德夫周伯壽黎季成 蕃來湖州連與叔驥和叔明父叔寶相從又從和叔 蕃來湖州連與叔驥和叔明父叔寶相從又從和叔 蕃近有干字韻屬教授兄而知縣尉曹皆嘗用是韻 蕃近有鄙句簡諸公而廣文先生專以見貺盛意自 蕃嘗以閏九日約謝章二丈會南堂有事而止既欲 發隆興后寄宋茂叔趙然道昆仲并屬達后篇于待 發隆興后寄宋茂叔趙然道昆仲并屬達后篇于待 發衡州后懷使君劉先生 發大通 二月十日雨 二月十七日 二月十二日雨寒 二月十二日偶題 二月六日雨中簡諸君 二十一日雨 二十一日湖中 二十五日呈明叔 二十四日一日作十詩季承同之既罷復書四十字 二十七日既浴于乾明庵負暄久之詩示住庵 對月簡全真 對李花懷斯遠并屬無愧季奕 獨樹 讀王有道詩 讀山谷文 讀阮嗣宗傳見其醉六十日免求昏之言與醒忘作 讀去非有行集 讀介庵集題其上 丁卯除夕寓瀘南獨坐舟中有感去歲此夕 登亦好亭 登清音堂訪介庵壁間留題已有漫去之者偶成長 登清虛亭 得周畏知書病久不報以詩寄之 得友人俞玉汝書云客游建業月嘗能致錢十萬時 得邢廣聲書且索近詩走筆報之 得山中訊 道傍落梅 道傍多薏苡菊花有感 代書寄周愚卿二首 代書寄周愚卿二首 代書寄成父 代簡琛卿 代成父送趙信州移知臺州 答簡審知 達觀僧紹本年九十能記東坡建中靖男題詩之事 催租人至作 從俞少孟覓橘 從徐處士乞梅二首 從徐處士乞梅二首 從潘丈求字二首 從潘丈求字二首 次張漢卿次房 次韻子肅秋日感興兼懷公擇二首 次韻子肅秋日感興兼懷公擇二首 次韻在伯夏夜獨坐見懷之作 次韻在伯對雪見示 次韻元衡兩絕句 次韻元衡兩絕句 次韻徐運使送行 次韻徐季純見貽 次韻吳仲權鎰見簡 次韻魏饒州用蕃唱酬詩卷最后一篇韻見贈之作 次韻孫溫叟問訊之韻 次韻斯遠夜歸自溪南之作 次韻斯遠晚步見懷 次韻斯遠十六日見簡 次韻沈司法送行 次韻簽判丈立春日長句 次韻歐陽伯威見和 次韻馬莊父問行期之什 次韻劉子道機宜送酒 次韻季承聞田歌 次韻衡州先生游花光因泛舟過向園示坐客之作 次韻何叔信書齋梅花 次韻何叔信劉元之魏昭父 次韻蔡叔清六言二首其 次韻蔡叔清六言二首 次韻畢叔文苦旱嘆 慈泉 慈利簿樂思中自沅州考試回經過見之留以小酌 初四日同諸公飲餞共叔于株林明日再往共叔為 初三日晚題 初到舒州 初八日過總持以雨不得觀龍井休日再往經孺子 沖谷道章少隱還自上饒不見過而遂歸懷玉作詩 程季儀沈儉夫攜酒見餞于湘中館借用季儀的次 呈楊溥子 呈宋伯潛 呈叔文諸公 呈叔驥和叔 呈審知 呈任邕州昭子言 呈李思永 成父期以十八日至已而爽約 成父弟書來報朱先生過玉山留南山一日且有題 陳擇之經過以贛守留尚書得祠亟歸別之其行甚 琛卿為梅置酒用前韻 琛卿論詩用前韻示之 伯威和章記祥符定交云爾蕃之次韻曾未及此再 畢叔文以雙頭白蓮送程士和錄唱酬詩以求次韻 比與成父別謂先行矣及再至溧陽則猶未也留數 比見愚卿于廬陵出示楊謹仲詩卷中及其弟魯卿 安仁艤舟作 安福界上遠山之巔樵者頗眾而山色如墨蓋燒余 安福道中見牛行隴畝間齕草而不食禾問之皆云 愛山堂 自玉山歸竹隱投宿廣平院 自田支鋪至楠木鋪偶成書楠木 自江下徒步至廟山 自吉水乘月放舟至玄潭 子肅以古風見還詩軸頗述歸田之樂次韻答之 子進子儀過予山居子進有詩次韻呈子進兄弟二 子進子儀過予山居子進有詩次韻呈子進兄弟二 子耕錄寄老圃賦及千秋觀諸詩寄謝 子暢慰曹用贈沅陵韻作詩見示亦用韻奉酬 斫病竹 竹逕 周袁州惠建茶黑篤耨以四十字謝之 周愚卿用荀卿氏之語以遇名齋從余求詩為賦古 周愚卿求所藏靈壁石名堆云 舟行遇雪三首 舟行遇雪三首 舟行賦山中梅花 重陽日 重陽近矣風雨驟至誦邠老滿城風雨近重陽之句 仲威復枉粥字韻詩見屬甚厚不可不答 終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中秋夜作去年今夕仆自北關過吳興 中秋寄上饒赴試親友池陽當涂三沈弟 中秋復書 中秋不見月得斯遠所寄詩有懷兼呈遠父成父 中秋不見月次韻元衡十四夜江干步月五言 至夜讀子肅詩卷帖 至節后猶未見梅疑旱使然 正月九日微雪二首 正月九日微雪二首 枕傍有杜集看其行役諸詩有感復書 昭禮在虞山與予分路昭禮舉王光遠在廬山別周 昭禮在虞山與予分路昭禮舉王光遠在廬山別周 昭禮書來告其行日再寄以詩 張因叔尉曹借示贛陳丞擇之文編以長句還之 張信州禱晴輒應以詩賀之 張王臣貺詩詰朝遂行次韻寄之 張帥置酒環波觴孫會之簽判嚴造道主簿及蕃作 張次律見招欲同一詩人飲既見乃新定遠令劉旦 贈袁州王教授時會 贈硯 贈顏文昺子明用孫從之韻 贈徐處士 贈孫從之 贈龍王山庵秀上人 贈法雷 贈別徐永叔 贈別謝茂直 贈筆工 早行示同舟 早題 早題 早起登覽有懷山居 早過桐江與峽江甚近也 早發建德 早到超果寺示成父且約歸日攜家來游 在伯用沅陵韻見貽次韻 在伯用巴字韻垂示次韻以報 再贈 再用韻呈斯遠 再來江下示成父 再登愚卿無盡藏時已重修 再次韻審知索彥博送行之交 再呈思永 云錦 月夜懷子肅昆仲 月夜懷成父 約明叔過買江天閣 約老謝丈及諸友尋梅 遠齋作十二辰歌見贈且帥同作 遠齋用常字韻見貽次韻 沅陵用在伯林字作詩見屬次韻答之 元之去非來邢園折牡丹酴醾碧桃以去 鬻菜者 寓舍遭雨漏甚 寓舍書懷 玉田道中 玉汝從溧陽來辱李晦庵以詩問訊次韻寄答二首 玉汝從溧陽來辱李晦庵以詩問訊次韻寄答二首 雨中與公擇對飲已而大醉既醒作此 雨中有懷 雨中遣興呈遠齋父子孫丈昆仲 雨中懷竹隱 雨陰未解成長句 雨夜懷明叔并憶成父 雨入丈七坳 雨后二絕句 雨后二絕句 雨過知津酒正潘元壽皆留飲漫興絕句 雨過壽岡先生 與契兄相遇于鄱陽同游薦福寺 與契兄 與歐陽伯威同飲遇卿江樓 與成父弟自嚴礲同入城晚宿黃巖 與成父別后有懷 與伯玉元衡大聲兄弟飲 娛山亭 余干游昌國寺 余干放舟后作時以病不飲故見之詩 迂齋往葛水道中蚤起有詩見寄次韻答之 有以靈壽杖為貺周旋累年忽爾摧折感而賦之 有懷竹隱之筍復用前韻 有懷江南作田家忙 有懷故居梅花 游彰法寺打擢秀閣詩以行 游山谷寺贈住山欽老欽嗣愚丘詩 游管歷院用喬子遷韻 用招明叔之韻簡胡兄仲威并屬明叔 用韻呈明叔 用文顯秋字韻呈簽判丈兼簡子暢兄 用送成父弟韻送周明甫赴補 用賒韻簡賈新之 用前韻再簡明叔仲威 用簽判丈送徐大雅之韻呈簽判丈兼簡子暢兄 用韓文公送鄭尚書韻寄雷朝宗兼屬歐陽全真 用初三日韻簡伯玉昆仲 詠智門寺前古樹 詠智門佛殿前凌霄花與斯遠同作 詠古 詠隔塹梅 隱山寺梁昭明題額 尹丈少稷舊作借竹軒詩數首如雨重時驚入屋梢 尹丈少稷舊作借竹軒詩數首如雨重時驚入屋梢 因翟子固行送酒楊謹仲 因曾相士寄韋南雄 因書寄黃子耕六言三首 因書寄黃子耕六言三首 因書寄黃子耕六言三首 意釣 憶山中梅送大聲瞻軍赴調 以予與斯遠倡酬詩一卷寄錢伯同運使郎中二首 以予與斯遠倡酬詩一卷寄錢伯同運使郎中二首 以山藥傅擔團茶送向伯原用舊韻 以山藥茶送沈宜之兄 以近詩寄尤運使 以近詩寄丘運使 以歸來后與斯遠倡酬詩卷寄辛卿 以茶寄楊溥之二首 以茶寄楊溥之二首 移松與斯遠同賦 宜春縣齋寒日作 謁文叔于松谷 夜坐懷子肅子儀 夜坐懷李季蓬 夜憶欽止斯遠 夜宿沙渦 夜賦二首 夜賦二首 夜呈欽止審知時欽止歸自三衢 夜泊劉口雨連明有懷成勻 野息 藥圃舊無竹仆為作詩從閑止乞栽 養源齋 楊花 揚步 嚴州道間得順風俗云七里瀧篙師云風便才七里 雪中三憶三首 雪中三憶三首 雪中三憶三首 雪晴 雪觀 雪多矣豈窶人歉歲之所宜哉復用韻呈沅陵丈 雪初作懷成父弟及諸子 徐提干為沈運使種竹于上饒新居昭禮有詩蕃同 虛白 秀奕以文編垂示簡之 新月甚佳方思明叔乃忽見過作此詩 邂逅徐應卿于都下要之同歸不可索詩因作 謝張帥 謝文顯老丈見過 謝王使君 曉登快閣 曉登快閣 小釀告熟童子索覆瓶紙坼舊藁與之 向監稅以前韻見貽復用韻答之 喜見周司法和詩有贈仍用元韻 席上奉呈教授歐陽丈時并餞戴兄故其中及之 五月下旬夢趙文鼎書寄斯遠 五月十有八夜與審知同宿塔山次審知韻 吳齊之二首 吳齊之二首 問候周子充丈 聞楊謹仲得車輅院又聞其哭妻有寄 聞宋伯潛李和卿孟養直有審察之命 聞潘衡有婢出適安福傳其法造墨甚精孫溫叟捧 聞克齋舅氏除江東提舉以此寄賀 聞舂 文叔兄以泉州丈之亡自萍鄉奔赴歸途以書約相 文叔見餞于郊外且有所論復賦此 微雪招何丞明叔飲不至 王兆明惠梅花詩二十首口占謝之 王巖 王巖 王伯玉兄弟皆用叔文韻作詩見示答之 晚雨后虹蜺并見 晚行見梅 晚歇溪上 晚晴二首 晚晴二首 晚立偶作 晚霽 晚待明叔不至 晚步溪旁示周次顏 挽朱通判 挽周德友 挽余正叔 挽向參議 挽沈夫人 挽黃參議 途中呈明叔 投宿清福寺 投宿龍溪寺夜行迷道者久之 投宿廣平道上逢梅懷斯遠 同諸友送潘文叔出郊 同張伯永出郊迓客倦嘆之余因以成詠 同邢希聲游化成巖 同簽判謝丈簡寄教授李丈仍用王原應舊韻 同方景嚴謁介庵墓 同兒曹步月寺門作 同成父過章泉用前韻示之 同陳嚴倪三君飯聽琴于延真觀嚴置酒要余至其 帖俞王諸君求筆 帖耆英 田家嘆 天帚竹 題徐氏滋德堂用老謝丈韻 題新市酒家 題新庵壁間 題湘鄉道中梅花 題王遠父所藏蘇滄浪帖 題廳后梅樹 題堂前梅花 題三老堂壁 題仁坑鋪 題乾明庵 題梅山 題龍州亭 題劉正之所得綿州摹本畫鷹 題劉叔驥夢游赤壁賦后二首 題劉叔驥夢游赤壁賦后二首 題臨水茅亭 題堪隱 題江貫道江行晚日圖 題甘叔異曲江磯庵 題飛霞亭 題船子和尚圖 題畢叔文所藏趙祖文畫 桃源道中用邢子中丈舊韻 桃花臺下望龜峰作 桃川山中用陳蘇舊韻示周游 灘頭寺懷莫升之 遂初泉 宿柞樹下見趙行之所題詩 宿野人家 宿王氏新居晨起興懷 宿汪山之福田院 宿清都觀 宿彭湖寺懷斯遠 宿合龍山達觀寺用張澂達明壁間韻 俗有社日不飲酒變為豬之說作詩示兒曹 送周仲材罷官還婺女侍旁 送周守二首 送周守二首 送周德望之參告太學 送智門祥師便呈斯遠兄 送趙詠道還侍兼簡然道昆仲 送趙一叔江西漕赴召代成父作二首 送趙一叔江西漕赴召代成父作二首 送趙興國 送章季亨 送張真州大經 送逸歸上饒赴試 送敘浦呂主簿 送新茶與俞尉 送向如愚赴廬陵丞 送五子尊赴衡陽丞 送王饒州赴召 送王亢宗赴劍浦丞 送王亢宗赴建德尉 送唐德輿 送孫子肅子儀兼寄子進 送沈善昌朝 送彭孕先赴辰州教授 送潘元壽 送潘端叔 送莫萬安 送莫贛州 送李仲詩二首 送李仲詩二首 送李袁州泛舟入浙 送藍吉州 送蕨與成父 送交代吳共叔師禮 送江憲移京西漕 送公擇入浙 送程提干 送成父弟赴站試兼屬同行親友 送陳擇之從留尚書辟便呈鄂州劉別駕 送陳監岳參告宜春 送晁舅翁子應過寧鄉謁令李思求 送鮑必達兼寄章季亨 宋行中履叔以其先兄時中亨伯窮藁借觀歸之 松湖和曾文清公韻 四月十二日以夏潦暴甚艤舟辰之鐵槍崖下偶得 斯遠生日 水淺 叔文見過且攜趙祖文歸來圖來為賦四十字 書紫微集后 書田中問示成父 書灘頭驛 書雙逕鋪 書事寄呈斯遠 書李氏園亭 書合龍寺舊題后 書方伯謨窗間 是夕再題 是日招明叔飲明叔有詩次韻 是日雨陰殊甚咫尺如隔然 侍郎周公不赴富沙士論推高以詩寄呈 示詹深父 示兒 示表弟沈見可 食枸杞 實相書院 石田渡口待潘文叔去歲亦嘗于此待端叔 十月晨雨 十一月十五日風大作偶成四十字 十一月晦日欲雪 十一月二十三日 十一月初五日晨起書呈葉德章司法 十一日簡王進之 十五夜看月 十四夜用立春韻 十三夜招全真沅陵 十三夜秉文攜詩見過 十三日逆風舟行甚遲 十七日晨起簡諸公 十六日雨中憶梅花 十六日夜邀二劉饒錢同成父飲 十九日招老謝丈 十二月一日因出小憩愉閣而歸 十二月一日使風 十二月二十六日 十八日分謁升德廟過江作 審知用由字韻作詩見示次韻 審知以詩送行借韻留別 審知見過 沈沅陵生日 社日醉起 社日風雨 社后一日風雨中作 上七里嶺 山行見野櫻桃花 山花有所謂繞繭漆者蓋繰絲藉此以取頭耳 掃桂 三月一日 三月十一日 三月十八日 三月二日同明叔過從禮觀牡丹 三月八日發舟后作 三夜不見月 三兄既見過喜而賦此 三日風果止早行 閏七月五日雨中記所見 閏七月二十日侍知府寺簿先生為石鼓山向園之 入夜應潭對岸作示成父 日者張一麟求詩謾與二絕句 日者張一麟求詩謾與二絕句 人日立春 人日寄成父 人愛九日多以靖節之故仆以邠老七字為可以益 去冬過新喻得前四句因見全真行足以成篇 去德清十數里阻冰舟行甚艱 秋夜懷彥博審知 秋日獨飲二首 秋日獨飲二首 頃在杭叔驥以離湖日見懷詩相遺舟中無事取而 清明懷成父 簽判丈再枉長句次韻 簽判丈見約同諸丈攜酒過賈新之運屬適以周侍 簽判丈讀曾文清公坐聞幽鳥語勝與俗人言之句 仆自乙酉至今凡四冬至皆在覊旅感慨成詩 仆自北門放舟過溥子而告行坐間出示上蔡景迂 仆生平四到月巖寺而不識云洞漫興長句 平江尋吳薛叔不獲 偶詠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之句感孟浩然事作 偶得掃竹因培竹五字會仲威見過留與明叔同飯 偶得牡丹之白者賦之 歐陽全真生日 暖甚去綿衣 倪秀才惠橄欖二首 倪秀才惠橄欖二首 莫萬安要平題知津閣 明叔送一丈黃菊 明日雨不止風加甚 明日同數公復登山忽聞履聲乃審知也攜和詩三 明日復出城 妙香院僧堂后路直臨溪石臺古松蟠其上松之下 妙香院僧堂后路直臨溪石臺古松蟠其上松之下 蒙齋 梅未開書四十字 馬上讀子肅詩集并懷子進子儀 綠蘿道中 蘆葦林 六日早途中見耕者 留元衡須月上因抄賈元放舊詞并懷季承 留別周愚卿兄弟 留別折子明丈二首 留別折子明丈二首 留別邢大聲昆仲 令逸作歲寒知松柏題詩因作 嶺路惡甚問章圣寺蓋欲投宿也書寄周袁州 連雨有作 連雨 連雨 連日欲雨輒為風所敗 連日與邢伯方兄弟飲成四十字 連日得順風 溧陽書事 立春日自城還縣道中作 李聲父唐德輿程士和梁和仲過飲 李商叟舉似用南澗山字韻茶山星字韻數詩輒借 李商叟舉似用南澗山字韻茶山星字韻數詩輒借 李大椿伯壽見示寶劍歌答之 籬落間見凌霄偶書 樂南金秀才求其先處士君挽詩追作 臘月十九日飲于周氏無盡藏雪作 口占簡去非 客中遇雪不勝家山之思催晦庵寫詩及書 克齋 郡檄子肅檢視旱田以詩寄之 菊殘有感 久不聞表叔張平子安否覓使寄此 久不領衡州舅氏書以長句問動靜 九月十一夜雨中讀吳夢與詩書以示之 九月十三日雪 九月十六日文興折贈綠萼梅數枝花多而甚香非 九月廿一日雪書呈進之 九月晦日 九月二十七日題桂溪鋪 九月二日發舟快閣下 九日欲行宜之兄見留賦詩一首 九日用靖節己酉歲韻 九日晦日雨忽雜霰 九日懷在伯 九日病中無酒無菊寄王信州老謝丈 經旬不作詩示明叔 經孺子亭觀龍井 近乏筆托二張求之于市殊不堪也作長句以資一 教授知縣以釋奠宿于學宮輒爾奉簡 郊居書事 將至鄔子 將至溧陽示宗父 將行示遠父秉文四八弟 將宿天心寺以失路遂止野人家 江山道中 建康回使寄范帥從求詩帖許而未至 見馬奉先寧祖詩于伯言處題其后 簡張王臣借觀紀行詩卷 簡彥博 簡嚴先輩 簡邢公昭丈 簡文顯 簡全真二首 簡全真二首 簡莫令求茶 寄子暢文顯兼問僉判丈起居 寄周愚卿兄弟 寄周愚卿 寄鄭伯元 寄趙湖州 寄贈曾裘父兼呈嚴黎二師 寄喻叔奇 寄愚卿兄弟兼屬伯威 寄徐斯遠并成父弟 寄徐季純于去非兼屬梁和仲曾元之吳仲權 寄謝周子開 寄謝新安豐守胡達孝見遺近詩一軸便呈甘叔異 寄婺州喻良能叔奇 寄王彥博 寄湯司諫 寄明叔 寄劉子澄先生 寄劉叔驥 寄林信州 寄梁從善 寄懷章衢州辛越州 寄賀周子充除左相留正除右相王謙仲除參政 寄道正阇黎二教師并帖季蕭兄 寄答曾無己見貽詩卷 寄陳擇之 既別文顯兄弟晚宿日光寺書懷寄之 既別晦庵復成二詩呈之近欲同游善權不果臨行 既別晦庵復成二詩呈之近欲同游善權不果臨行 季奕枉詩送行借審知韻奉別并呈伯元 季奕見蕃與審知唱酬近詩過辱枉贈用韻奉答 季承作詩敏捷而工因成長句 吉水落霞亭觀程運使師孟留題作 雞司晨者而此邦夜鳴為常不寐聞知作絕句 晦日用陶靖節蠟日韻 黃昏驟寒 還家二絕 懷祖印 懷趙蘄州文鼎 懷遠父斯遠成父 懷遠父斯遠成父 懷徐審知王彥博審知之侄彥章 懷謝子暢 懷王彥博徐審知 懷斯遠 懷明叔晚題 懷公擇且問訊成父 懷甘叔異曲江庵寄叔異 花嶼 湖州親舊 湖州親舊 衡山道中懷清江舊游寄長沙諸公 和祖上人見貽 和陶淵明乞食詩一首 和陶淵明己酉歲九日詩一首 寒夜曉起呈斯遠 過祝氏南山 過周文顯所居 過曾相士所居因題 過曾季永見壁間張安國所書天下第一真仙之巖 過曾季永見壁間張安國所書天下第一真仙之巖 過曾季永 過在伯于學中因而留飯 過在伯于學中 過玉光呈吳丞 過余干懷介庵呈其婿方景嚴 過飲畢叔文家題其壁 過吳江訪尉曹李仲純不值簡寄之 過叔異曲江磯叔異已赴官矣題其壁 過叔文園亭題于竹上 過石陂少焉至曲睹寺 過女兒浦 過南昌以病不入城縱望偶題 過明叔有詩次韻 過介庵舊宅 過湖偶題書于鄔子之津 過貴溪數里望月巖作 過豐城見甘叔異懷孫溫叟 過陳莘叔尹因以贈之 過秉文 貴溪簡李商叟方元直 廣平寺次孫子肅壁間韻 官池即事 觀曾文清詩刻 觀邢園梅偶成長句錄呈上饒故人段元衡鈞 觀王文之所藏荊公帖 觀田者有感而作 觀賈元放書跡寄其弟季承 古意二首 古意二首 公擇這門告別口占送之 公擇失期未至再督以詩 贛州出示馬提刑留題麻姑山次韻 感鬻筍者 感梅屬周文顯二首 感梅屬周文顯二首 負暄 撫州初程夜寄孫溫叟甘叔異 伏日 奉贈子冉議郎老兄 奉送達之秘郎還豫章親庭 奉思斯遠兄成詩以寄 分宜示沈弟 放舟始作 訪孫子進子肅于黃堰 范湘監務許惠其父盤溪居士詩先往數語焉 飯后獨立寺門頗見搖落之境欲收以詩大費彈壓 蕃欲為辰陽之行適寺簿先生以使事來武陵既獲 發豫章后二首 發豫章后二首 發永豐值雨投宿金仙寺明日還舊居雪大作 發潭州后作 發溧陽 二月十日喜雨呈李純教授去非尉曹 二月二日阻風呈風行 二月初八日 二十三日雨中發贛州 二十三日使風 二十日夜宿小楊 二十七日作 二十六日與公擇步松嶺而返 二日晚得少空偶閱杜集無何墜火焚者數葉謹成 鵝湖道中二首 鵝湖道中二首 對月懷簽判丈兼簡文顯 對雪有懷 對菊成詠 對隔壍梅贈斯遠 獨步寺前待斯遠不至 讀呂益卿所寄詩編明日四月一日也 讀二傳作 冬至后五夕頻夢陳擇之 東庵上方 鄧師契縣尉以沅陵韻作詩見貽次韻 登愚卿無盡藏再用韻呈愚卿 登李叔器家見一亭 德章法曹再用銅字韻作詩為報復用韻奉答 得晴欲過江訪梅已忽病作天亦復陰悵然有賦 道傍菊一首奉呈安福丞公彭子壽 悼竹 待斯遠不至 待成父不至 代書送橘沈臨江 代書寄俞玉汝 代書寄襄陽令于去非 代書寄候毛伯明李叔器康叔臨張王臣 大雪 大琛沽酒 從鄭秀才覓菊二首 從鄭秀才覓菊二首 從蕭秀才求茶二首 從蕭秀才求茶二首 從蕭君來茶二首 從蕭君來茶二首 從孫一昆仲求毗陵筆 從歐陽全真借觀陳擇之蜀中詩題其后 次韻子肅懷遠齋并以見及 次韻遠齋夜飲舒嘯之作并呈坐間諸公 次韻遠齋春雨有感 次韻元衡憶上饒見示七言 次韻元衡病酒伏枕 次韻葉德章見示 次韻嚴從禮兼簡明叔 次韻徐審知寄贈古句 次韻徐丞用韻見示 次韻蕭之沈弟 次韻希登送行之什 次韻王進之欲雪兼屬林令 次韻王進之雨中見懷并示詩卷 次韻唐與文驛馳代簡二絕句 次韻唐與文驛馳代簡二絕句 次韻斯遠折梅之作 次韻斯遠雪中見簡 次韻斯遠同彥章見過之作 次韻斯遠同過智門茂草之中獨剪春羅花炯然 次韻斯遠三十日見寄 次韻斯遠入城見迎 次韻斯遠去秋八月十三日午睡既醒登山遠望見 次韻斯遠去秋八月十三日午睡既醒登山遠望見 次韻斯遠見夢有作六言二首 次韻斯遠見夢有作六言二首 次韻斯遠晨起見示 次韻叔驥兼呈伯瑞二首 次韻叔驥兼呈伯瑞二首 次韻師契早過東園 次韻審知見示梅花長句 次韻深父送行 次韻全真所感 次韻簽判丈牡丹 次韻僉判丈 次韻期遠見寄 次韻歐陽全真送行 次韻歐陽全真過玉山見寄 次韻歐陽伯威因書見寄 次韻莫令因迓使者同泛舟至漂神已而誤焉問宿 次韻莫令因迓使者同泛舟至漂神已而誤焉問宿 次韻劉先生送行并令諸友及子侄同賦 次韻李子永見貽 次韻李子永 次韻李商叟見示 次韻華叔文牡丹 次韻衡州先生除夕絕句 次韻和仲留別之什 次韻和答周伯壽送行 次韻和答斯遠入城見迎詩 次韻和答斯遠入城見迎詩 次韻和答斯遠見過書所見 次韻何叔信雪夜 次韻何叔信 次韻酬答陳席慶伯見貽二首 次韻酬答陳席慶伯見貽二首 次韻程士和并帖元衡 次韻呈審知 次韻成父舟中 次韻成父 次韻晁大舅祖子應 次韻伯瑞叔驥常字韻 次韻伯瑞見示并懷叔驥和叔 次季奕見懷 春盡日 除夕萬安寄成父并示兒女 除草 初五夜再過昨逢之梅乃酒家保也 初五日晚雨欲艤舟大琛而舟行過焉示成父弟 初五日呈潘提舉時禱雨應而未洽 初四日妍暖如春 初十日早起 初十日早立寺門作 初七日雨殊未沾足作四十字 初六日雨而甚微 初六日絕湖 初六日呈明叔 初見梅懷玉山友弟 初二日蚤發親捷 初二日復雨偶成 初八日人事少閒命車…… 酬在伯再用書事之韻 酬湯莘夫用懷孫溫叟韻見貽 酬季益 舂米方歸瑞峰寺僧送菜適至遂成晚饋 沖谷和詩惠書且有訪予之意 沖谷過予晏齋 赤岸道中呈斯遠 遲曉微雨已而復止 承契兄昨過我于永豐山間今又相遇于鄱陽以暇 呈葉懷寧陳參軍章簿公 呈嚴黎二師并寄韓季蕭 呈許深父及之 呈謝資深縣丞源 呈壽岡 呈明叔且約詰朝過買江天閣 呈毛伯明李叔器 呈劉通判 呈梁從善 呈李知卿法曹 呈李齊之文學 呈簡壽玉 呈季承 呈何縣丞 呈廣仲運干 呈逢宣子 呈程可久 呈晁舅祖叔蘊 成父自太和來相看復回既別有作寄之 成父有詩懷斯遠次韻 成父以子進釀法為酒酒成許分貺趣之以詩并呈 成父來自玉山審知有送行詩且以見及次韻 晨起雪作 晨起行菜 晨起聞徐應卿誦季益詩作詩寄季益兼簡公擇 晨起聞雞 晨起聞杜鵑 晨起示圣仙寮主 晨起見牧牛者 晨起觀雪 陳嚴二先生和前詩見示次韻報之 辰陽待岳祠之命舟發武陵回寄從游諸公 琛卿坐上作 步北園示沈四弟 泊舟西村見居民云數里間有梅訪之殊未花 泊舟桃花臺入妙香院 泊舟叫巖入法林院訪洪駒父留題 伯玉夜過因談西湖石筍峰舊游用初三日韻 病中寄呈王信州老謝丈 病中即事 病中 病臥聞益卿未行不能晤語成四十字 別朱子大蘇召叟昆仲 別曾運使 別邢公昭丈 別沈二弟 別近呈明叔 別季承 避雨入總持寺謁澹臺子羽墓 畢叔文借示郭峽州詩二軸志其所見 筆答 比作詩從成父索不老泉并簡子進昆仲今日成父 比因和首座詩有故欲撩公懶是真之句名其室日 比因和首座詩有故欲撩公懶是真之句名其室日 半江遇風濤其勢危甚晚示同舟 白水寺 白鷺洲詞寄曾裘甫 跋長公帖 八月十二日發潮 八日雨是日期成交來已而不至 八日夜雨九日不止 自宜興過溧陽 紫君林 子進游懷玉山度必有詩未辱寄來作詩索之 子進示懷玉詩卷有歸途見懷恨不同游二詩次韻 子進示懷玉詩卷有歸途見懷恨不同游二詩次韻 子暢雨中見過且惠以詩乃用蕃謝文顯載酒之韻 子暢雨中見過且惠以詩乃用蕃謝文顯載酒之韻 子暢尉曹秩滿侍親攝戶掾于上饒賦詩二首以送 子暢尉曹秩滿侍親攝戶掾于上饒賦詩二首以送 追路送誠齋到灘頭驛 主山湖圍二渡 竹隱新籬 竹巖道間 驟雨記所見 驟寒簡明叔聞仲威數過之 周愚聊出示楊謹仲墨帖 重陽甫近菊殊未花而木犀再開遂成一絕 種菊 中夜聞雁 中秋無月呈審知 智門寺后梅開叢竹間斯遠舉坡公春來幽谷之句 智門寺后梅開叢竹間斯遠舉坡公春來幽谷之句 至節矣猶未見梅頗形思渴書呈斯遠滕兄主簿前 正月十六日雪 招審知步月 招明叔 贈曾槃樂道 贈云卿 贈唐德輿通判 贈沈沅陵 贈南首座兼簡盧老二首 贈南首座兼簡盧老二首 贈李子永泳 贈彈琴李晞尹 贈別鄒君昆仲 贈別耆英二首 贈別耆英二首 贈筆 曾郢州攜和詩見過次韻謝之 早晴聞啼鳥作 早飯大明寺因題 早出小北門 早出城 早出 再宿合龍山 再簡元衡 再答曾元之 再次韻呈審知 再呈伯潛 栽田行 月方上雨忽作 沅陵契丈用蕃將至辰州寄在伯兄韻作詩見屬用 沅陵契丈用蕃將至辰州寄在伯兄韻作詩見屬用 郁孤臺 玉山久旱七月一日雨作望者云從常山來時趙吏 玉山久旱七月一日雨作望者云從常山來時趙吏 雨后口占簡在伯二首 雨后口占簡在伯二首 余干登眺有懷 余干登眺有懷 予方作書招成父入山成父亦移書招予出縣報以 予方作書招成父入山成父亦移書招予出縣報以 又簡張王臣 有懷子肅讀其詩卷因成數語 游茶山廣教寺 幽蘭坡 用程季儀送行之韻為別 詠雁 因送客過六叔 以筍送諸公二首 以筍送諸公二首 以湖州酥秀州木犀面油太和石本觀音像送莫萬 以湖州酥秀州木犀面油太和石本觀音像送莫萬 以湖州酥秀州木犀面油太和石本觀音像送莫萬 謁顏范祠 謁顏范祠 謁顏范祠 驗漆 晏齋余自名也故常以榜自隨乃以名廳事之東偏 晏齋余自名也故常以榜自隨乃以名廳事之東偏 晏齋余自名也故常以榜自隨乃以名廳事之東偏 閻伯善以孟東野集見惠二首 閻伯善以孟東野集見惠二首 謝徐大雅見過 謝答嚴用韻送綠萼梅 謝答嚴用韻送綠萼梅 曉浴昭真觀逢方元直誦仆舊詩 仙巖道間 暇日過在伯辱對菊置酒已焉甚醉得四十字 鄔子對月 聞曾幼度近況于陳擇之作二詩覓使寄之 聞曾幼度近況于陳擇之作二詩覓使寄之 聞蛙 聞劉凝遠丈病已欣然成詩并懷伯瑞仲文叔驥二 聞劉凝遠丈病已欣然成詩并懷伯瑞仲文叔驥二 魏昭父惠新刻李西臺諸公帖二首 魏昭父惠新刻李西臺諸公帖二首 王亢宗自玉山寄二詩次韻報之 王亢宗自玉山寄二詩次韻報之 王璠伯玉攜詩見過二首 王璠伯玉攜詩見過二首 萬安道中二首 萬安道中二首 晚立有作 晚過彥真山亭并呈允升季儀兼屬照鄰二首 晚過彥真山亭并呈允升季儀兼屬照鄰二首 晚對 晚春呈全真 挽趙丞相汝愚 投宿圣仙寮 同文顯過山居 同見可過書院 同成父逸遠自桃花游龜峰復回桃花賦詩二首 同成父逸遠自桃花游龜峰復回桃花賦詩二首 同成父弟訪王亢宗遇周欽止同過圓通看竹二首 同成父弟訪王亢宗遇周欽止同過圓通看竹二首 亭午欲過意復凄然偶引杯酒而沅陵丈送詩適至 亭午欲過意復凄然偶引杯酒而沅陵丈送詩適至 帖永新韓主簿 鐵笛亭 題子璿浯溪圖 題重修玉光亭 題重修堆勝樓 題中團寺柱 題鄭氏北墅 題曾真君煉丹井 題曾幼度詩集后二首 題圓通院 題沅陵縣治廊軒 題楊補之畫梅 題新竹示韋德卿 題新宮 題王叔顏畫 題堂下桃花 題劉正之少陵像二首 題劉正之少陵像二首 題劉叔驥所畫竹 題劉炳先兄弟怡齋 題君子亭 題歸去來圖 題豐陂舖壁 題白龍洞 唐興寺懷孟東野 孫季章無愧鄭季奕徐斯遠以仆留智門載酒見過 孫季章無愧鄭季奕徐斯遠以仆留智門載酒見過 孫季章無愧鄭季奕徐斯遠以仆留智門載酒見過 俗有雪上加霜之諺今日之謂也二詩呈知縣契丈 俗有雪上加霜之諺今日之謂也二詩呈知縣契丈 送周禮侍赴召 送鐘子崧解官而歸 送張王臣 送湛挺之提干自武陵迎侍于侯官兼寄鉛山尉曹 送湛挺之提干自武陵迎侍于侯官兼寄鉛山尉曹 送愚卿兼簡魯卿卓卿 送徐季益赴婺州陳尚書之招并屬寄謝郡守韓侍 送王贊子襄 送筍與胡仲威 送施教授 送沈沅陵 送前始興謝令二首 送前始興謝令二首 斯遠徐兄攜李丈子永去冬江上詩卷來成四十字 水樂 暑甚有懷山居 書乾明庵壁 書買江天閣壁 瘦梅 是夕雨大作復呈潘提舉 是夕有懷斯遠二首 是夕有懷斯遠二首 示逸二首 示逸二首 石井有感 十月二十日晚風雨大作 十一月大雷雨 十一日 十一日 十五夜月 十四夜月 十四夜月 十四夜元衡見過 十三夜使風 十六日出迓客 師契約看白蓮 山中四絕句 山中四絕句 山中四絕句 山中四絕句 散庵即事 三月三十日 三月初二日雨人以為風止之祥 入嚴州界二首 入嚴州界二首 仁智堂 人日懷成父弟 全真以斯遠所寄文卷后夜賦兩絕句元韻作詩寄 全真以斯遠所寄文卷后夜賦兩絕句元韻作詩寄 趣章永豐祈雨 趣成父寄酒 曲江道中二首 曲江道中二首 秋懷十首 秋懷十首 秋懷十首 秋懷十首 秋懷十首 秋懷十首 秋懷十首 秋懷十首 慶伯以二詩送別已而又辱同廣聲追送慶伯復有 慶伯以二詩送別已而又辱同廣聲追送慶伯復有 慶伯以二詩送別已而又辱同廣聲追送慶伯復有 清江道中 曝日二首 曝日二首 胖軒 莫萬安生日 梅花十絕句 梅花十絕句 梅花十絕句 梅花十絕句 梅花十絕句 梅花十絕句 梅花十絕句 梅花十絕句 梅花十絕句 梅花十絕句 茂德行亟不及作昭禮書姑此問訊 六月一日始熱二首 六月一日始熱二首 留別徐斯遠時斯遠將赴朱晦庵之約三首 留別徐斯遠時斯遠將赴朱晦庵之約三首 留別徐斯遠時斯遠將赴朱晦庵之約三首 劉茂實赴省袖澹庵舊贈見過索送行詩用韻 鄰居送梅子朱櫻 溧陽道中懷秉文 立春日小飲 理菊 雷老欲退普寧二絕句 雷老欲退普寧二絕句 樂歲歌 苦雨感嘆而作 哭蔡西山 口占示成父 課詩 客長沙邢園堂下梅花一萼先開有懷成父斯遠二 客長沙邢園堂下梅花一萼先開有懷成父斯遠二 久不作詩詩思甚涸春物日盛漫興三章用常德棗 久不作詩詩思甚涸春物日盛漫興三章用常德棗 久不作詩詩思甚涸春物日盛漫興三章用常德棗 九月五日具草酌同彥博審知成父集于普寧山半 九月五日具草酌同彥博審知成父集于普寧山半 九日有感 九日游馬祖巖 靜春堂 經旬不作詩今日霜晴可喜問梅沈園得兩絕句此 經旬不作詩今日霜晴可喜問梅沈園得兩絕句此 將至豫章 鑒山主以天圣宣賜行道者五百金裝羅漢青瓷香 澗舖嶺 見月有懷 見榴花寄周丈 簡贈祖高上人 簡贈歐陽伯威二絕句 簡贈歐陽伯威二絕句 簡元衡 簡俞尉 簡徐季益二首 簡徐季益二首 簡王元宗 簡斯遠兄 簡沈元陵求潮州韓文公廟碑并抄山谷碑詩二首 簡沈元陵求潮州韓文公廟碑并抄山谷碑詩二首 簡全真 簡倪秘校覓香 簡李伯仁節甫 簡賈新之 簡季純去非 簡黃子耕 簡陳擇之索詩 寄周昭禮 寄周愚卿昆仲 寄周內翰 寄趙著作 寄趙文鼎 寄贈孫教授兄弟 寄曾使君昭 寄曾季永 寄新喻丞章季亨 寄題周氏園亭 寄題周霍丘寓齋 寄題山居 寄題林憲景思雪巢 寄唐輿決獄辰沅 寄太和舊游 寄孫從之 寄施進之 寄審知 寄青原山常不輕 寄彭元思 寄莫萬安 寄明叔且示逸遠 寄毛伯明李叔器及康叔臨二首 寄毛伯明李叔器及康叔臨二首 寄劉叔驥兼索遠齋伯瑞仲文叔魚叔驥和叔太和 寄劉伯山 寄李晦庵 寄雷丈朝宗 寄克齋舅氏 寄居邠 寄進賢令程可久 寄懷伯瑞 寄答晁百谷元歸 寄程可久丈 寄誠齋先生 寄成父 寄白云覓茶 既過曾居因訪劉茂實秀才是日明叔同出恨仲威 季春十有三日作 懷張丞用多字韻兼屬明叔 懷昔 懷李商叟 懷李商叟 何叔信生日 濠樂 寒棲館 過商叟林居蒙示半村詩集及曾吉父宏父王元法 過商叟林居蒙示半村詩集及曾吉父宏父王元法 過黃狗步 過愛直驛次張安國韻 貴溪隔岸有二巖仆舊游也聞子暢受秋租于彼以 貴溪出陸 廣文先生送詩方思所以報之而未得忽鸝落庭樹 廣文先生送詩方思所以報之而未得忽鸝落庭樹 贛丞陳擇之官滿歸清江追餞珠林 賦滕彥真家玉桂 賦劉子澄墨莊 賦辰州東園水鄉 撫州城外作 奉簡欽止兼憶斯遠 奉簡欽止兼憶斯遠 訪梅仙宅 訪白鶴山祥云觀 反舌 反禽言二首 反禽言二首 蕃與斯遠季奕同生于十二月蕃初五日季奕初十 蕃與斯遠季奕同生于十二月蕃初五日季奕初十 蕃方為紀游之詩未就知府寺簿先生寵示佳句敢 二月十日夜雨起書曾移忠禾譜后 二十七日復雪用東坡聚星堂雪韻禁物體作詩約 對菊有作 讀朱先生云谷詩 讀林子仁詩 洞庭秋月 冬日雜興 冬日雜興 冬日雜興 冬日雜興 冬日雜興 冬日雜興 冬日雜興 冬日雜興 到江口寺 代書示逸二首 代書示逸二首 代書寄吳仲權 代書寄呂益卿 代書寄劉伯瑞仲文叔驥二首 代書寄劉伯瑞仲文叔驥二首 答審知見貽 從趙崇道求蜀紙五首 從趙崇道求蜀紙五首 從趙崇道求蜀紙五首 從趙崇道求蜀紙五首 從趙崇道求蜀紙五首 從莫萬安覓柑子并以玉山沙藥合寄之六言三首 從莫萬安覓柑子并以玉山沙藥合寄之六言三首 從莫萬安覓柑子并以玉山沙藥合寄之六言三首 次韻張王臣既晴復雨欲去尚留見示且以識別二 次韻張王臣既晴復雨欲去尚留見示且以識別二 次韻在伯送行 次韻元衡送別 次韻王照鄰去秋送行并呈滕彥真 次韻王駒父 次韻孫溫叟求芍藥二首 次韻孫溫叟求芍藥二首 次韻斯遠投宿招賢道店對竹再用前韻見懷二首 次韻斯遠投宿招賢道店對竹再用前韻見懷二首 次韻斯遠見寄 次韻斯遠見寄 次韻審知寄贈 春盡 呈趙蘄州善扛 呈曾侍郎逮 呈愚卿昆仲二首 呈愚卿昆仲二首 呈亦韓 呈嚴造道主簿 呈王平江二首 呈王平江二首 呈壽岡先生 呈審知二首 呈審知二首 呈歐陽伯威 呈莫大猷令 呈慧力然老 成父送梅一株 晨光次季承韻 長安行 蠶婦 步沈園 博山道中 秉文同成父問屋普圓過予而歸 別宗父 別趙信州 別趙常德 別約之舅 別楊謹仲 別徐運使 別齊之 別馬莊甫 別晦庵 別韓尚書 別范建康 本齋 拜朱仲卿墓 拜嚴方范祠 白霧溪 白水道間 跋韓澗泉詩 昨日 醉呈亦韓 卓文君 周允升見臨已而步過其書堂二詩贈之 周允升見臨已而步過其書堂二詩贈之 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 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 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 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 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 重陽前一日同成交二兒游新庵 重午日摘楷杷薦酒因成兩絕句 重午日摘楷杷薦酒因成兩絕句 重懷思隱之作因回使寄明叔兼呈從禮景立 至邑有感二首 至邑有感二首 枕上有感二首 枕上有感二首 贈于革去非時為武陵尉 贈嚴黎二師 贈路芾德章 早歲 閱韓伯修集示其子二首 閱韓伯修集示其子二首 雨中憶花寄懷曾季永嚴從禮二首 雨中憶花寄懷曾季永嚴從禮二首 雨中同曹尉王儦巖二首 雨中同曹尉王儦巖二首 雨后晨起懷斯遠 雨后晨起懷斯遠 漁父詩四首 漁父詩四首 漁父詩四首 漁父詩四首 漁村落照 用韻寄孫推官二首 用韻寄孫推官二首 以舊詩寄投謝昌國三首 以舊詩寄投謝昌國三首 以舊詩寄投謝昌國三首 謁孺子祠 謁孺子祠 夜月 夜月 夜過半村李商叟謂不可無所賦為作唐律二首 夜過半村李商叟謂不可無所賦為作唐律二首 野花 野花 邢兄大聲以重九日置酒約梁丈仁伯段兄元衡蕃 邢兄大聲以重九日置酒約梁丈仁伯段兄元衡蕃 莘夫再用前韻作詩謝余過其居復用韻答之 莘夫再用前韻作詩謝余過其居復用韻答之 喜雨投詹信州口號六首 喜雨投詹信州口號六首 喜雨投詹信州口號六首 喜雨投詹信州口號六首 喜雨投詹信州口號六首 喜雨投詹信州口號六首 五月二十一日徙寓智門二首 五月二十一日徙寓智門二首 聞曾裘父丈亡追用前韻寄審知二首 聞曾裘父丈亡追用前韻寄審知二首 王主簿以湘潭檢旱詩卷為示用其廣惠寺蠲放韻 王主簿以湘潭檢旱詩卷為示用其廣惠寺蠲放韻 晚行田間書事三首 晚行田間書事三首 晚行田間書事三首 挽周畏知二首 挽周畏知二首 途中閱曾運使所況文清集得四絕句寄之 途中閱曾運使所況文清集得四絕句寄之 途中閱曾運使所況文清集得四絕句寄之 途中閱曾運使所況文清集得四絕句寄之 投曾原伯運使二首 投曾原伯運使二首 投徐運使 投王饒州日勤四首 投王饒州日勤四首 投王饒州日勤四首 投王饒州日勤四首 同子肅過玉汝飲題玉汝壁二首 同子肅過玉汝飲題玉汝壁二首 同徐斯遠看王遠父所藏僧圓契梅二首 同徐斯遠看王遠父所藏僧圓契梅二首 同何叔信赴在伯之集醉甚既歸得二絕句并呈 同何叔信赴在伯之集醉甚既歸得二絕句并呈 題周袁州尊德堂 題鄭季奕火閣 題喻氏萬卷樓 題邢園壁 題西軒竹上 題石潭觀音院用王樞密庶愚丘正宗韻二首 題石潭觀音院用王樞密庶愚丘正宗韻二首 題沈臨江邀涼亭 題三徑圖 題芭蕉 送周袁州赴鎮三首 送周袁州赴鎮三首 送周袁州赴鎮三首 送張王臣還峽州兼屬峽守郭郎中季勇二首 送張王臣還峽州兼屬峽守郭郎中季勇二首 送邢大聲宏音二首 送邢大聲宏音二首 送王汝之江西二首 送王汝之江西二首 送潘湖南二首 送劉克昌文顯二首 送劉克昌文顯二首 送京運使赴召二首 送京運使赴召二首 送處州斯遠二首 送處州斯遠二首 水仙 書懷二首 書懷二首 示梅山寧老二首 示梅山寧老二首 十月見菊二首 十月見菊二首 十五夜玩月有懷 施過之見過二首 施過之見過二首 日入 秋聲 頃與公擇讀東坡雪后北臺二詩嘆其韻險無窘步 頃與公擇讀東坡雪后北臺二詩嘆其韻險無窘步 七月十月五夜一再夢故舒州使君侍御公宛如平 七月十月五夜一再夢故舒州使君侍御公宛如平 七月十月五夜一再夢故舒州使君侍御公宛如平 七月十月五夜一再夢故舒州使君侍御公宛如平 木芙蓉 閔雨 落葉 盧誼伯宜之見過要斯遠同賦以贈二首 盧誼伯宜之見過要斯遠同賦以贈二首 留衢州王彥博周欽止徐審知 留衢州王彥博周欽止徐審知 留衢州王彥博周欽止徐審知 留別子肅子儀三首 留別子肅子儀三首 留別子肅子儀三首 留別子肅 劉伯山書來云有施主為造一亭劉子澄名曰竹溪 劉伯山書來云有施主為造一亭劉子澄名曰竹溪 林湘鄉出其先人詩卷題其后二首 林湘鄉出其先人詩卷題其后二首 連雨書事 連日昏霧感懷 立春日邂逅周文顯于子暢兄許飲酒論文歡有余 立春日邂逅周文顯于子暢兄許飲酒論文歡有余 立春前三日雪明日猶未已時簡子進彥博昆仲示 立春前三日雪明日猶未已時簡子進彥博昆仲示 立春前三日雪明日猶未已時簡子進彥博昆仲示 立春前三日雪明日猶未已時簡子進彥博昆仲示 九日王越卿司法置酒要客始約登武安之塔為游 九日王越卿司法置酒要客始約登武安之塔為游 進之雪中見過明日歸湘潭再用前韻二首 進之雪中見過明日歸湘潭再用前韻二首 金鳳花 建德道間 簡子崧時丞建德 簡周文顯借王有道集二首 簡周文顯借王有道集二首 簡嚴承務二首 簡嚴承務二首 簡謝張王臣 簡寄潘恭叔 蛺蝶 寄周允升 寄鄭秘校 寄趙信州一叔二首 寄趙信州一叔二首 寄贈侯宿彥明 寄喻叔奇丈二首 寄喻叔奇丈二首 寄楊溥子 寄謝景英丈 寄向伯休且約他日道為薌林之游二首 寄向伯休且約他日道為薌林之游二首 寄王謙仲周子充丈 寄題宋舜卿家小閣兼屬李亦韓梁進父二首 寄題宋舜卿家小閣兼屬李亦韓梁進父二首 寄送潘文叔恭叔二首 寄送潘文叔恭叔二首 寄送府判寺簿先生二首 寄送府判寺簿先生二首 寄審知并屬彥博三首 寄審知并屬彥博三首 寄審知并屬彥博三首 寄懷大聲兄弟叔文老丈兼屬三王叔侄二首 寄懷大聲兄弟叔文老丈兼屬三王叔侄二首 寄衡州舅氏 寄公擇兼問訊季益二首 寄公擇兼問訊季益二首 寄甘叔異戶曹賈季承鄧南季教授二首 寄甘叔異戶曹賈季承鄧南季教授二首 寄范建康 寄成父并帖彥博審知 寄成父并帖彥博審知 季永和詩索酒用韻送酒二首 季永和詩索酒用韻送酒二首 懷明叔三首 懷明叔三首 懷明叔三首 過水寺 過水寺 過旁羅見靈山 歸計未成不勝家山之思用元明山谷唱酬韻寄成 孤雁三首 孤雁三首 孤雁三首 奉寄子耕簿公尊兄兼呈德化令君丞公二首 奉寄子耕簿公尊兄兼呈德化令君丞公二首 馮守生日 馮守生日 訪梅殊未有開意 二月十九日同兩都監沅陵令尉餞敘浦簿公子興 二月十九日同兩都監沅陵令尉餞敘浦簿公子興 二十八日同臨湘尉曹呂益卿登岳陽樓 二十八日同臨湘尉曹呂益卿登岳陽樓 對月懷秉文 獨行五首 獨行五首 讀子進浙行詩軸中有二詩見寄次韻報之 讀子進浙行詩軸中有二詩見寄次韻報之 讀舊詩作 讀東湖集二首 讀東湖集二首 抵南康 登縣樓有感二首 登縣樓有感二首 答周允升留別 從禮折花攜具見過且賦二詩 從禮折花攜具見過且賦二詩 次韻斯遠雨過彥章并屬彥章二首 次韻斯遠雨過彥章并屬彥章二首 次韻斯遠聞蕃移官岳州見寄 次韻斯遠見過三首 次韻斯遠見過三首 次韻斯遠見過三首 次韻審知遣興 次韻審知寄來二首 次韻審知寄來二首 次韻南澗韓先生二首 次韻南澗韓先生二首 次韻成父二首 次韻成父二首 次韻秉文初九日過先壟 次韻秉文初九日過先壟 出北門記所見二首 出北門記所見二首 沖雨投宿石佛院次季承留題韻二首 沖雨投宿石佛院次季承留題韻二首 程士和和詩送酒復用韻 城下道中二首 城下道中二首 呈游子明二首 呈游子明二首 呈楊謹仲二首 呈楊謹仲二首 呈潘文叔二首 呈潘文叔二首 呈公擇二首 呈公擇二首 成父弟作書室于前山舉予舊名堂日青氈以榜之 成父弟作書室于前山舉予舊名堂日青氈以榜之 陳丞以南安寨上所得二詩及到龍泉聞余戍地最 陳丞以南安寨上所得二詩及到龍泉聞余戍地最 陳丞以南安寨上所得二詩及到龍泉聞余戍地最 陳丞以南安寨上所得二詩及到龍泉聞余戍地最 常山道中 常山道中 長田道中梅花 長江 北風 跋劉溪翁題韓府詩 跋劉溪翁題韓府詩 八月二十四日同審知登塔山用審知前載九日留 八月二十四日同審知登塔山用審知前載九日留 八日五日雨 自九度至衡岳呈同游潘文叔二首 自九度至衡岳呈同游潘文叔二首 驟雨 舟中二首 舟中二首 重陽后一日作 止宿寮 招在伯 贈吳昴山人二首 贈吳昴山人二首 贈韋德卿秀才 贈王進之 贈墨二首 贈墨二首 贈馬奉先二首值其已病竟不相識 贈馬奉先二首值其已病竟不相識 贈別周文顯三首 贈別周文顯三首 贈別周文顯三首 曾裘父寄二絕并呈審知一再次韻前以寄曾后寄 曾裘父寄二絕并呈審知一再次韻前以寄曾后寄 曾裘父寄二絕并呈審知一再次韻前以寄曾后寄 曾裘父寄二絕并呈審知一再次韻前以寄曾后寄 早作 早作 在伯用銅字韻作詩復次韻二首 在伯用銅字韻作詩復次韻二首 再題 再題 月夜 遠父往富沙兼簡馬莊父二首 遠父往富沙兼簡馬莊父二首 袁州北崇勝寺二首 袁州北崇勝寺二首 沅陵見招賞海棠病不能往輒爾言謝三首 沅陵見招賞海棠病不能往輒爾言謝三首 沅陵見招賞海棠病不能往輒爾言謝三首 元日寄成父四首 元日寄成父四首 元日寄成父四首 元日寄成父四首 雨游青原山二首 雨游青原山二首 與彥博審知同為問梅之行到溪南仆與審知俱以 與彥博審知同為問梅之行到溪南仆與審知俱以 與彥博審知同為問梅之行到溪南仆與審知俱以 與成父自信同舟到饒分路而別以詩送之三首 與成父自信同舟到饒分路而別以詩送之三首 與成父自信同舟到饒分路而別以詩送之三首 有聞若管吹者意兒童為之問之乃鳥有名竹管者 有聞若管吹者意兒童為之問之乃鳥有名竹管者 有聞若管吹者意兒童為之問之乃鳥有名竹管者 游仰山欲游蘭若不果懷混融二首 游仰山欲游蘭若不果懷混融二首 螢火 以孟夏唱酬陳子高詩寄季承并借窮愁志及其兄 以孟夏唱酬陳子高詩寄季承并借窮愁志及其兄 以孟夏唱酬陳子高詩寄季承并借窮愁志及其兄 以孟夏唱酬陳子高詩寄季承并借窮愁志及其兄 以酒錢送明叔二絕代簡 以酒錢送明叔二絕代簡 宜春道中贈邢公昭二首 宜春道中贈邢公昭二首 徐君季純常德教授廨中名一室日如舟取東坡為 徐君季純常德教授廨中名一室日如舟取東坡為 徐君季純常德教授廨中名一室日如舟取東坡為 徐君季純常德教授廨中名一室日如舟取東坡為 徐君季純常德教授廨中名一室日如舟取東坡為 孝揚成父約須晴見過二首 孝揚成父約須晴見過二首 西軒雜題三首 西軒雜題三首 西軒雜題三首 望金華山絕句四首 望金華山絕句四首 望金華山絕句四首 望金華山絕句四首 挽周畏知母俞夫人二首 挽周畏知母俞夫人二首 挽謝景英丈二首 挽謝景英丈二首 挽汪義源舍人二首 挽汪義源舍人二首 挽李子永二首 挽李子永二首 聽雨堂二首 聽雨堂二首 題沈弟所作短軸 題沈弟所作短軸 題方士繇伯謨五丈所居三首 題方士繇伯謨五丈所居三首 題方士繇伯謨五丈所居三首 探梅 送張王叔孝曾二首 送張王叔孝曾二首 送西懷忠朝佐赴象州教授二首 送西懷忠朝佐赴象州教授二首 送劉通判二首 送劉通判二首 送劉得華赴漢陽教授二首 送劉得華赴漢陽教授二首 送韓建寧赴召二首 送韓建寧赴召二首 送恭叔赴海門尉端叔約同過湘西酌別四首 送恭叔赴海門尉端叔約同過湘西酌別四首 送恭叔赴海門尉端叔約同過湘西酌別四首 送恭叔赴海門尉端叔約同過湘西酌別四首 送晁元默自潭還撫二首 送晁元默自潭還撫二首 書案上三種梅三首 書案上三種梅三首 書案上三種梅三首 十四日二首 十四日二首 生米磯之至德觀余舊游也嘗有題釣磯胡柏七言 生米磯之至德觀余舊游也嘗有題釣磯胡柏七言 生米磯之至德觀余舊游也嘗有題釣磯胡柏七言 生米磯之至德觀余舊游也嘗有題釣磯胡柏七言 上元口號呈莫令三首 上元口號呈莫令三首 上元口號呈莫令三首 趣成父釀酒用子進家法故及其昆仲 趣成父釀酒用子進家法故及其昆仲 木犀四首 木犀四首 木犀四首 木犀四首 六月十七夜出寺門驟有所聞疑水與風即而觀之 六月十七夜出寺門驟有所聞疑水與風即而觀之 六月十七夜出寺門驟有所聞疑水與風即而觀之 離家 昆山兄惠筆乃周壽玉簪樣試用其一已作禿翁猶 昆山兄惠筆乃周壽玉簪樣試用其一已作禿翁猶 口占 進之復有湘潭之役二詩見惜別意 進之復有湘潭之役二詩見惜別意 江天暮雪 寄主管舅二首 寄主管舅二首 寄周文顯二首 寄贈湯司諫二首 寄贈湯司諫二首 寄在伯二首 寄在伯二首 寄題安福士人家賞靜軒聽雨二首 寄題安福士人家賞靜軒聽雨二首 寄送周子中監丞赴舒州二首 寄送周子中監丞赴舒州二首 寄莫萬安升之二首 寄莫萬安升之二首 寄李商叟二首 寄李商叟二首 寄晦庵二首 寄晦庵二首 寄處州季侍御二首 寄處州季侍御二首 寄呈壽岡先生二首 寄呈壽岡先生二首 懷舊 湖州贈劉二弟兼呈伯瑞昆仲二首 湖州贈劉二弟兼呈伯瑞昆仲二首 杭橋道間二首 杭橋道間二首 過上村庵二首 過上村庵二首 閨怨二首 閨怨二首 歸途馬上二首 歸途馬上二首 復次韻呈沅陵諸丈并懷在伯二首 復次韻呈沅陵諸丈并懷在伯二首 二月初二日二首 二月初二日二首 二十日同官相約過水鄉蕃雨中先至偶成二詩 二十日同官相約過水鄉蕃雨中先至偶成二詩 二詩敬寄致政大夫先生 二詩敬寄致政大夫先生 段元衡出示與晦翁九日登紫霄峰詩及手帖并及 段元衡出示與晦翁九日登紫霄峰詩及手帖并及 段元衡出示與晦翁九日登紫霄峰詩及手帖并及 端午三首 端午三首 讀謝幼槃集 讀謝幼槃集 釣磯 釣磯 次韻斯遠二十七日道中見懷二首 次韻斯遠二十七日道中見懷二首 次韻斯遠二十六日三絕 次韻斯遠二十六日三絕 次韻斯遠二十六日三絕 次韻簽判丈因旱而作及喜雨二詩 次韻簽判丈因旱而作及喜雨二詩 次韻潘端叔送行二首 次韻潘端叔送行二首 次韻衡州先生歲除前三日席上兩絕句 次韻衡州先生歲除前三日席上兩絕句 次畢叔文見貽二首 次畢叔文見貽二首 窗前葵萱皆吐花成詩二首 窗前葵萱皆吐花成詩二首 初八日微雨明日猶有涼意作兩絕句 初八日微雨明日猶有涼意作兩絕句 出郭 程閣學知建寧府入對二首 程閣學知建寧府入對二首 呈子肅三首 呈子肅三首 呈子肅三首 呈周昭禮二首 呈周昭禮二首 呈趙叔侍郎子直二首 呈趙叔侍郎子直二首 呈楊謹仲監廟三首 呈楊謹仲監廟三首 呈楊謹仲監廟三首 呈辛卿二首 呈辛卿二首 呈王侍郎昆仲二首 呈王侍郎昆仲二首 呈慶伯 呈慶伯 呈莫信州障二首 呈莫信州障二首 呈陸嚴州二首 呈陸嚴州二首 呈劉子后趙行之司理舅二首 呈劉子后趙行之司理舅二首 呈晦庵二首 呈晦庵二首 呈衡州使君先生二首 呈衡州使君先生二首 呈郭峽州二首 呈郭峽州二首 呈陳深交二首 呈陳深交二首 秉文以田事入村歸而寄之二首 秉文以田事入村歸而寄之二首 辨漆 報謁徐大雅仁因以題贈三首 報謁徐大雅仁因以題贈三首 報謁徐大雅仁因以題贈三首 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無月賦詩三首 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無月賦詩三首 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無月賦詩三首 雨后贈斯遠 祝君適中所所居南山巖花二種日玉梅日含笑者 祝君適中所所居南山巖花二種日玉梅日含笑者 祝君適中所所居南山巖花二種日玉梅日含笑者 祝君適中所所居南山巖花二種日玉梅日含笑者 祝君適中所所居南山巖花二種日玉梅日含笑者 重送處州斯遠三首 重送處州斯遠三首 重送處州斯遠三首 重過東湖二首 重過東湖二首 重賦畏知寓齋 至日雪后簡在伯二首 至日雪后簡在伯二首 折梅贈答二首 折梅贈答二首 贈劉子卿時劉將赴官鎮江并以道別三首 贈劉子卿時劉將赴官鎮江并以道別三首 贈劉子卿時劉將赴官鎮江并以道別三首 在伯考試未歸有懷 在伯考試未歸有懷 在伯考試未歸有懷 戲作梅花六言未就而得蘭一盆并頌之三首 戲作梅花六言未就而得蘭一盆并頌之三首 戲作梅花六言未就而得蘭一盆并頌之三首 五月十七日謁伏波廟四首 五月十七日謁伏波廟四首 五月十七日謁伏波廟四首 五月十七日謁伏波廟四首 文叔轉送畏知初到長沙寄諸弟及示同志二詩次 文叔轉送畏知初到長沙寄諸弟及示同志二詩次 為施衢州作超覽堂詩三首 為施衢州作超覽堂詩三首 為施衢州作超覽堂詩三首 微雨三首 微雨三首 微雨三首 晚行 晚行 挽曾仲躬侍郎三首 挽曾仲躬侍郎三首 挽曾仲躬侍郎三首 挽胡澹庵二首 挽胡澹庵二首 投曾秀州逢四首 投曾秀州逢四首 投曾秀州逢四首 投曾秀州逢四首 田家行二首 田家行二首 宿竹瓦舖二首 宿竹瓦舖二首 送趙一叔江西漕赴召三首 送趙一叔江西漕赴召三首 送趙一叔江西漕赴召三首 送信豐詹丞并寄贛陳丞二首 送信豐詹丞并寄贛陳丞二首 送文叔入都兼簡陳元齡周畏知文叔之弟華叔 送文叔入都兼簡陳元齡周畏知文叔之弟華叔 送文叔入都兼簡陳元齡周畏知文叔之弟華叔 送梁和仲兼屬寄謝吳丈三首 送梁和仲兼屬寄謝吳丈三首 送梁和仲兼屬寄謝吳丈三首 斯遠兄入城見使君郎中且謁尚書韓先生提屬李 斯遠兄入城見使君郎中且謁尚書韓先生提屬李 斯遠兄入城見使君郎中且謁尚書韓先生提屬李 斯遠兄入城見使君郎中且謁尚書韓先生提屬李 十月八日聞雞鳴即起案上偶有陶集繙閱數詩有 十月八日聞雞鳴即起案上偶有陶集繙閱數詩有 十月八日聞雞鳴即起案上偶有陶集繙閱數詩有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詩寄餞三首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詩寄餞三首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詩寄餞三首 龍游道中三首 龍游道中三首 龍游道中三首 李商叟傳錄臨川與黎師侯唱酬懷曾文清公長句 李商叟傳錄臨川與黎師侯唱酬懷曾文清公長句 李商叟傳錄臨川與黎師侯唱酬懷曾文清公長句 李商叟傳錄臨川與黎師侯唱酬懷曾文清公長句 九月一日晨起風物凄然不勝懷遠之思作五首寄 九月一日晨起風物凄然不勝懷遠之思作五首寄 九月一日晨起風物凄然不勝懷遠之思作五首寄 九月一日晨起風物凄然不勝懷遠之思作五首寄 九月一日晨起風物凄然不勝懷遠之思作五首寄 九月十一日雪二首 九月十一日雪二首 將至信州二首 將至信州二首 簡施文叔絕句四首 簡施文叔絕句四首 簡施文叔絕句四首 簡施文叔絕句四首 簡見可覓畫三首 簡見可覓畫三首 簡見可覓畫三首 寄周文顯二首 寄潘恭叔曾幼度三首 寄潘恭叔曾幼度三首 寄潘恭叔曾幼度三首 寄劉凝遠丈二首 寄劉凝遠丈二首 寄李舒州二首 寄李舒州二首 寄李處州 寄李處州 寄畢叔文二首 寄畢叔文二首 既絕湖得順風頃刻已見弁山二首 既絕湖得順風頃刻已見弁山二首 懷玉山舊游寄王彥博徐審知 懷玉山舊游寄王彥博徐審知 懷玉山舊游寄王彥博徐審知 懷玉山舊游寄王彥博徐審知 懷成父 懷成父 懷成父 衡山道中遇雪四首 衡山道中遇雪四首 衡山道中遇雪四首 衡山道中遇雪四首 和答斯遠因梅見屬三首 和答斯遠因梅見屬三首 和答斯遠因梅見屬三首 過分水嶺二首 過分水嶺二首 觀祝少林所藏畫三首 觀祝少林所藏畫三首 觀祝少林所藏畫三首 觀吳興俞君新之作畫于瑞竹俞君索詩漫興四絕 觀吳興俞君新之作畫于瑞竹俞君索詩漫興四絕 觀吳興俞君新之作畫于瑞竹俞君索詩漫興四絕 觀吳興俞君新之作畫于瑞竹俞君索詩漫興四絕 感懷五首 感懷五首 感懷五首 感懷五首 感懷五首 蕃侍舅翁衡州史君游吉陽山舅翁舉往年與南澗 蕃侍舅翁衡州史君游吉陽山舅翁舉往年與南澗 蕃侍舅翁衡州史君游吉陽山舅翁舉往年與南澗 蕃丙午冬分宜見公度簿公尊兄已而邂逅于宜春 蕃丙午冬分宜見公度簿公尊兄已而邂逅于宜春 蕃丙午冬分宜見公度簿公尊兄已而邂逅于宜春 蕃丙午冬分宜見公度簿公尊兄已而邂逅于宜春 獨行 獨行 獨行 讀公擇篋中徐季益孫子進昆仲詩有懷其人因以 讀公擇篋中徐季益孫子進昆仲詩有懷其人因以 讀公擇篋中徐季益孫子進昆仲詩有懷其人因以 讀公擇篋中徐季益孫子進昆仲詩有懷其人因以 悼劉仲遠 悼劉仲遠 悼劉仲遠 到家寄季承二首 到家寄季承二首 從李崇道覓潘衡墨四首 從李崇道覓潘衡墨四首 從李崇道覓潘衡墨四首 從李崇道覓潘衡墨四首 次韻斯遠重別六言四首 次韻斯遠重別六言四首 次韻斯遠重別六言四首 次韻斯遠重別六言四首 次韻斯遠別后見寄六言四首 次韻斯遠別后見寄六言四首 次韻斯遠別后見寄六言四首 次韻斯遠別后見寄六言四首 次韻審知十三日四絕 次韻審知十三日四絕 次韻審知十三日四絕 次韻審知十三日四絕 次韻李袁州絕句七首 次韻李袁州絕句七首 次韻李袁州絕句七首 次韻李袁州絕句七首 次韻李袁州絕句七首 次韻李袁州絕句七首 次韻李袁州絕句七首 初寒無衾買紙被以紓急作四絕 初寒無衾買紙被以紓急作四絕 初寒無衾買紙被以紓急作四絕 初寒無衾買紙被以紓急作四絕 呈丘運使三首 呈丘運使三首 呈丘運使三首 呈閭丘四舅二首 呈閭丘四舅二首 呈葛撫州二首 呈葛撫州二首 常山道中二首 常山道中二首 長田舖二首 長田舖二首 驟寒二首 驟寒二首 仲春雜書二首 仲春雜書二首 至日 贈張次律司理三首 贈張次律司理三首 贈張次律司理三首 贈別吳仲權三首 贈別吳仲權三首 贈別吳仲權三首 贈別歐陽全真三首 贈別歐陽全真三首 贈別歐陽全真三首 再用前韻并寄孫推官四首 再用前韻并寄孫推官四首 再用前韻并寄孫推官四首 再用前韻并寄孫推官四首 再見王進之于潭王即有岳鄂之行贈之四首 再見王進之于潭王即有岳鄂之行贈之四首 再見王進之于潭王即有岳鄂之行贈之四首 再見王進之于潭王即有岳鄂之行贈之四首 遠齋和示疏字韻四詩復用韻并呈子肅 遠齋和示疏字韻四詩復用韻并呈子肅 遠齋和示疏字韻四詩復用韻并呈子肅 遠齋和示疏字韻四詩復用韻并呈子肅 雨中四首 雨中四首 雨中四首 雨中四首 與李衢州嶧四首 與李衢州嶧四首 與李衢州嶧四首 與李衢州嶧四首 有懷二首 有懷二首 詠梅六首 詠梅六首 詠梅六首 詠梅六首 詠梅六首 詠梅六首 喜公擇之歸兼懷子崧三首 喜公擇之歸兼懷子崧三首 喜公擇之歸兼懷子崧三首 王昭君 晚晴四首 晚晴四首 晚晴四首 晚晴四首 挽趙路分善應三首 挽趙路分善應三首 挽趙路分善應三首 挽曾達臣二首 挽曾達臣二首 挽施文叔三首 挽施文叔三首 挽施文叔三首 挽南澗先生三首 挽南澗先生三首 挽南澗先生三首 挽李舒州二首 挽李舒州二首 田家即事 田家即事 題黃溪壁二首 題黃溪壁二首 送梁仁伯赴江陵丞三首 送梁仁伯赴江陵丞三首 送梁仁伯赴江陵丞三首 送李元藻入浙三首 送李元藻入浙三首 送李元藻入浙三首 送何叔信三首 送何叔信三首 送何叔信三首 送陳慶伯三乎 送陳慶伯三乎 送陳慶伯三乎 十二月七日病題四首 十二月七日病題四首 十二月七日病題四首 十二月七日病題四首 上巳 曬蓑亭 曬蓑亭 曬蓑亭 三詩寄郭古夫 三詩寄郭古夫 三詩寄郭古夫 期斯遠不至登谿亭有懷并屬云臺劉先生三首 期斯遠不至登谿亭有懷并屬云臺劉先生三首 期斯遠不至登谿亭有懷并屬云臺劉先生三首 老梅 舊懸道中二首 舊懸道中二首 郊居晚行呈章令四首 郊居晚行呈章令四首 郊居晚行呈章令四首 郊居晚行呈章令四首 將謁延廬州行至板橋忽病而止復還建康以五詩 將謁延廬州行至板橋忽病而止復還建康以五詩 將謁延廬州行至板橋忽病而止復還建康以五詩 將謁延廬州行至板橋忽病而止復還建康以五詩 將謁延廬州行至板橋忽病而止復還建康以五詩 簡周允升三首 簡周允升三首 簡周允升三首 檢校竹隱竹數三首 檢校竹隱竹數三首 檢校竹隱竹數三首 寄曾運使 寄曾運使 寄愚卿二首 寄愚卿二首 寄謝湯司諫二首 寄謝湯司諫二首 寄峽州使君郭郎中三首 寄峽州使君郭郎中三首 寄峽州使君郭郎中三首 寄林敏夫二首 寄林敏夫二首 寄李叔器兼寄毛伯明張王臣康叔臨三首 寄李叔器兼寄毛伯明張王臣康叔臨三首 寄李叔器兼寄毛伯明張王臣康叔臨三首 寄蔣攸縣礪二首 寄蔣攸縣礪二首 寄懷趙南紀二首 寄懷趙南紀二首 寄韓季蕭二首 寄韓季蕭二首 過王宗臣允元園廬三首 過王宗臣允元園廬三首 過王宗臣允元園廬三首 感懷二首 感懷二首 芙蓉道間二首 芙蓉道間二首 奉呈何叔信魏昭甫三首 奉呈何叔信魏昭甫三首 奉呈何叔信魏昭甫三首 二十夜起對月懷斯無成父 二十夜起對月懷斯無成父 二十夜起對月懷斯無成父 端峰往還三首 端峰往還三首 端峰往還三首 東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蕭然之嘆 東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蕭然之嘆 東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蕭然之嘆 東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蕭然之嘆 東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蕭然之嘆 東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蕭然之嘆 東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蕭然之嘆 登安仁云錦驛后挹仙亭三首 登安仁云錦驛后挹仙亭三首 登安仁云錦驛后挹仙亭三首 悼亡 從元衡借廬山記偶成三首 從元衡借廬山記偶成三首 從元衡借廬山記偶成三首 次韻伯元季奕送成父因以見寄五絕句 次韻伯元季奕送成父因以見寄五絕句 次韻伯元季奕送成父因以見寄五絕句 次韻伯元季奕送成父因以見寄五絕句 次韻伯元季奕送成父因以見寄五絕句 次滕彥真韻三首 次滕彥真韻三首 次滕彥真韻三首 呈張太平三首 呈張太平三首 呈張太平三首 成父居于普寧寺鐘樓之下辟以為齋舊名坎止近 成父居于普寧寺鐘樓之下辟以為齋舊名坎止近 成父居于普寧寺鐘樓之下辟以為齋舊名坎止近 成父居于普寧寺鐘樓之下辟以為齋舊名坎止近 寶氣亭三首 寶氣亭三首 寶氣亭三首 巴丘驛晚題二首 巴丘驛晚題二首 重送劉伯瑞二首 重送劉伯瑞二首 重別成父二首 重別成父二首 知府提舉訪求前守凌公遺跡忽于庭廡雨壓復壁 知府提舉訪求前守凌公遺跡忽于庭廡雨壓復壁 知府提舉訪求前守凌公遺跡忽于庭廡雨壓復壁 知府提舉訪求前守凌公遺跡忽于庭廡雨壓復壁 知府提舉訪求前守凌公遺跡忽于庭廡雨壓復壁 真游覓唐輿題詩不見有懷其人八首 真游覓唐輿題詩不見有懷其人八首 真游覓唐輿題詩不見有懷其人八首 真游覓唐輿題詩不見有懷其人八首 真游覓唐輿題詩不見有懷其人八首 真游覓唐輿題詩不見有懷其人八首 真游覓唐輿題詩不見有懷其人八首 真游覓唐輿題詩不見有懷其人八首 曾耆英見過題贈六言四首 曾耆英見過題贈六言四首 曾耆英見過題贈六言四首 曾耆英見過題贈六言四首 早行五首 早行五首 早行五首 早行五首 早行五首 在伯教授為考試之行不知其地漫成五詩送之 在伯教授為考試之行不知其地漫成五詩送之 在伯教授為考試之行不知其地漫成五詩送之 在伯教授為考試之行不知其地漫成五詩送之 在伯教授為考試之行不知其地漫成五詩送之 再蒙簽判丈惠示惜花三絕句因次韻 再蒙簽判丈惠示惜花三絕句因次韻 再蒙簽判丈惠示惜花三絕句因次韻 雨中不出呈斯遠兼示成父四首 雨中不出呈斯遠兼示成父四首 雨中不出呈斯遠兼示成父四首 雨中不出呈斯遠兼示成父四首 又次韻宋茂叔送行五絕兼謝修叔 又次韻宋茂叔送行五絕兼謝修叔 又次韻宋茂叔送行五絕兼謝修叔 又次韻宋茂叔送行五絕兼謝修叔 又次韻宋茂叔送行五絕兼謝修叔 幽居即事八首 幽居即事八首 幽居即事八首 幽居即事八首 幽居即事八首 幽居即事八首 幽居即事八首 幽居即事八首 用斯遠韻寄趙湖州三首 用斯遠韻寄趙湖州三首 用斯遠韻寄趙湖州三首 用洪覺范詩為首作四絕 用洪覺范詩為首作四絕 用洪覺范詩為首作四絕 用洪覺范詩為首作四絕 夜賦 晚秋郊居八首 晚秋郊居八首 晚秋郊居八首 晚秋郊居八首 晚秋郊居八首 晚秋郊居八首 晚秋郊居八首 晚秋郊居八首 通問贛州留尚書并寄三首 通問贛州留尚書并寄三首 通問贛州留尚書并寄三首 十一月二十三夜通夕不寐為賦梅詩且懷斯遠成 十一月二十三夜通夕不寐為賦梅詩且懷斯遠成 十一月二十三夜通夕不寐為賦梅詩且懷斯遠成 十一月二十三夜通夕不寐為賦梅詩且懷斯遠成 十一月二十三夜通夕不寐為賦梅詩且懷斯遠成 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 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 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 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 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 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 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 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 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 閏月二日雨三日復雨寄斯遠三首 閏月二日雨三日復雨寄斯遠三首 閏月二日雨三日復雨寄斯遠三首 旅中雜興五首 旅中雜興五首 旅中雜興五首 旅中雜興五首 旅中雜興五首 留別成父弟以貧賤親戚離為韻五首 留別成父弟以貧賤親戚離為韻五首 留別成父弟以貧賤親戚離為韻五首 留別成父弟以貧賤親戚離為韻五首 留別成父弟以貧賤親戚離為韻五首 連日雨作頓有秋意懷感之余得詩七首書呈教授 連日雨作頓有秋意懷感之余得詩七首書呈教授 連日雨作頓有秋意懷感之余得詩七首書呈教授 連日雨作頓有秋意懷感之余得詩七首書呈教授 連日雨作頓有秋意懷感之余得詩七首書呈教授 連日雨作頓有秋意懷感之余得詩七首書呈教授 連日雨作頓有秋意懷感之余得詩七首書呈教授 口占三首 口占三首 口占三首 寄趙元歸并屬元默三首 寄趙元歸并屬元默三首 寄趙元歸并屬元默三首 寄在伯三首后一首并示逸 寄在伯三首后一首并示逸 寄在伯三首后一首并示逸 寄文叔且問畏知近訊五首 寄文叔且問畏知近訊五首 寄文叔且問畏知近訊五首 寄文叔且問畏知近訊五首 寄文叔且問畏知近訊五首 寄內及兒女二首 寄內及兒女二首 寄劉凝遠巒四首 寄劉凝遠巒四首 寄劉凝遠巒四首 寄劉凝遠巒四首 寄黃子耕 寄黃子耕 寄懷子進昆仲三首 寄懷子進昆仲三首 寄懷子進昆仲三首 寄懷 寄懷 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兩戶幼累歸玉山五首 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兩戶幼累歸玉山五首 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兩戶幼累歸玉山五首 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兩戶幼累歸玉山五首 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兩戶幼累歸玉山五首 即事二首 即事二首 即事呈斯遠三首 即事呈斯遠三首 即事呈斯遠三首 寒雨感懷呈斯遠三首 寒雨感懷呈斯遠三首 寒雨感懷呈斯遠三首 歸途 歸途 贛縣道中有懷晦庵用江東日暮云為韻作五詩寄 贛縣道中有懷晦庵用江東日暮云為韻作五詩寄 贛縣道中有懷晦庵用江東日暮云為韻作五詩寄 贛縣道中有懷晦庵用江東日暮云為韻作五詩寄 贛縣道中有懷晦庵用江東日暮云為韻作五詩寄 二月初十日自荻浦絕湖三首 二月初十日自荻浦絕湖三首 二月初十日自荻浦絕湖三首 對梅有作六首 對梅有作六首 對梅有作六首 對梅有作六首 對梅有作六首 對梅有作六首 呈尤運使袤延之五首 呈尤運使袤延之五首 呈尤運使袤延之五首 呈尤運使袤延之五首 呈尤運使袤延之五首 呈唐德輿兼寄呈可久三首 呈唐德輿兼寄呈可久三首 呈唐德輿兼寄呈可久三首 步溪頭 步溪頭 步溪頭 哀文鼎 哀文鼎 哀文鼎 贈劉進父監廟四首 贈劉進父監廟四首 贈劉進父監廟四首 贈劉進父監廟四首 在伯沅陵俱和前詩復次韻五首 在伯沅陵俱和前詩復次韻五首 在伯沅陵俱和前詩復次韻五首 在伯沅陵俱和前詩復次韻五首 在伯沅陵俱和前詩復次韻五首 雜興四首 雜興四首 雜興四首 雜興四首 逸再為婺女之行既別出郭矣夜不能寐成六絕句 逸再為婺女之行既別出郭矣夜不能寐成六絕句 逸再為婺女之行既別出郭矣夜不能寐成六絕句 逸再為婺女之行既別出郭矣夜不能寐成六絕句 逸再為婺女之行既別出郭矣夜不能寐成六絕句 逸再為婺女之行既別出郭矣夜不能寐成六絕句 楊謹仲和頃者三詩見貽復次韻六首 楊謹仲和頃者三詩見貽復次韻六首 楊謹仲和頃者三詩見貽復次韻六首 楊謹仲和頃者三詩見貽復次韻六首 楊謹仲和頃者三詩見貽復次韻六首 楊謹仲和頃者三詩見貽復次韻六首 晚登鄔子亭用壁間韻四首 晚登鄔子亭用壁間韻四首 晚登鄔子亭用壁間韻四首 晚登鄔子亭用壁間韻四首 投介庵先生并寄廬陵周侍郎四首 投介庵先生并寄廬陵周侍郎四首 投介庵先生并寄廬陵周侍郎四首 投介庵先生并寄廬陵周侍郎四首 送趙成都五首 送趙成都五首 送趙成都五首 送趙成都五首 送趙成都五首 送昭禮還金陵四首 送昭禮還金陵四首 送昭禮還金陵四首 送昭禮還金陵四首 送劉公求還廬陵兼屬張元亨五首 送劉公求還廬陵兼屬張元亨五首 送劉公求還廬陵兼屬張元亨五首 送劉公求還廬陵兼屬張元亨五首 送劉公求還廬陵兼屬張元亨五首 送劉伯瑞四首 送劉伯瑞四首 送劉伯瑞四首 送劉伯瑞四首 清明 漫興十一首 漫興十一首 漫興十一首 漫興十一首 漫興十一首 漫興十一首 漫興十一首 漫興十一首 漫興十一首 漫興十一首 漫興十一首 六月十五日時閔雨甚矣三乎 六月十五日時閔雨甚矣三乎 六月十五日時閔雨甚矣三乎 連雨獨飲偶書四首 連雨獨飲偶書四首 連雨獨飲偶書四首 連雨獨飲偶書四首 連雪不已復作絕句詠之及六而止殆未免不愁凍 連雪不已復作絕句詠之及六而止殆未免不愁凍 連雪不已復作絕句詠之及六而止殆未免不愁凍 連雪不已復作絕句詠之及六而止殆未免不愁凍 連雪不已復作絕句詠之及六而止殆未免不愁凍 連雪不已復作絕句詠之及六而止殆未免不愁凍 溧水道中回寄子肅玉汝并屬李晦庵八首 溧水道中回寄子肅玉汝并屬李晦庵八首 溧水道中回寄子肅玉汝并屬李晦庵八首 溧水道中回寄子肅玉汝并屬李晦庵八首 溧水道中回寄子肅玉汝并屬李晦庵八首 溧水道中回寄子肅玉汝并屬李晦庵八首 溧水道中回寄子肅玉汝并屬李晦庵八首 溧水道中回寄子肅玉汝并屬李晦庵八首 寄送于去非三首 寄送于去非三首 寄送于去非三首 寄南安李使君三章 寄南安李使君三章 寄南安李使君三章 寄韓仲止主簿 寄韓仲止主簿 寄韓仲止主簿 寄韓仲止主簿 海棠 奉寄斯遠兼屬文鼎處州子永提屬五首 奉寄斯遠兼屬文鼎處州子永提屬五首 奉寄斯遠兼屬文鼎處州子永提屬五首 奉寄斯遠兼屬文鼎處州子永提屬五首 奉寄斯遠兼屬文鼎處州子永提屬五首 二十八日雪二十九日未已賦詩凡五首 二十八日雪二十九日未已賦詩凡五首 二十八日雪二十九日未已賦詩凡五首 二十八日雪二十九日未已賦詩凡五首 二十八日雪二十九日未已賦詩凡五首 冬晴三首 冬晴三首 冬晴三首 初夏山居有懷長沙從游四首 初夏山居有懷長沙從游四首 初夏山居有懷長沙從游四首 初夏山居有懷長沙從游四首 呈趙常德四首 呈趙常德四首 不寐 白發三首 白發三首 白發三首 舟行 舟行 贈楊左司三首 贈楊左司三首 贈楊左司三首 再次韻 月巖 月巖 月巖 雨中 與蘇運使詡四首 與蘇運使詡四首 與蘇運使詡四首 與蘇運使詡四首 與潘文叔游稀岳四首 與潘文叔游稀岳四首 與潘文叔游稀岳四首 與潘文叔游稀岳四首 夜坐讀書聞瓶梅之香口占五絕 夜坐讀書聞瓶梅之香口占五絕 夜坐讀書聞瓶梅之香口占五絕 夜坐讀書聞瓶梅之香口占五絕 夜坐讀書聞瓶梅之香口占五絕 喜晴 喜晴 喜晴 喜晴 喜晴 喜晴 途中雜題六首 途中雜題六首 途中雜題六首 途中雜題六首 途中雜題六首 途中雜題六首 送曾耆英持胡端殿書謁張袁州四首 送曾耆英持胡端殿書謁張袁州四首 送曾耆英持胡端殿書謁張袁州四首 送曾耆英持胡端殿書謁張袁州四首 山行見月作 山行見月作 山行見月作 山行見月作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反自州門至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反自州門至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反自州門至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反自州門至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反自州門至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反自州門至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反自州門至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反自州門至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反自州門至 梅花六首 梅花六首 梅花六首 梅花六首 梅花六首 梅花六首 梅花絕句五首要明叔仲威同作 梅花絕句五首要明叔仲威同作 梅花絕句五首要明叔仲威同作 梅花絕句五首要明叔仲威同作 梅花絕句五首要明叔仲威同作 留別陳明叔兼屬胡仲威五首 留別陳明叔兼屬胡仲威五首 留別陳明叔兼屬胡仲威五首 留別陳明叔兼屬胡仲威五首 留別陳明叔兼屬胡仲威五首 寄吳吏部三首 寄吳吏部三首 寄吳吏部三首 寄呂謙益卿三首 寄呂謙益卿三首 寄呂謙益卿三首 寄懷在伯三首 寄懷在伯三首 寄懷在伯三首 閨怨四首 閨怨四首 閨怨四首 閨怨四首 登岳陽樓 登岳陽樓 登岳陽樓 登岳陽樓 春雪四首 春雪四首 春雪四首 春雪四首 呈趙常德四首 呈趙常德四首 呈明叔七首 呈明叔七首 呈明叔七首 呈明叔七首 呈明叔七首 呈明叔七首 呈明叔七首 呈林子方運使四首 呈林子方運使四首 呈林子方運使四首 呈林子方運使四首 碧云 碧云 碧云 諸公皆和詩再用韻并屬湛挺之七首 諸公皆和詩再用韻并屬湛挺之七首 諸公皆和詩再用韻并屬湛挺之七首 諸公皆和詩再用韻并屬湛挺之七首 諸公皆和詩再用韻并屬湛挺之七首 諸公皆和詩再用韻并屬湛挺之七首 諸公皆和詩再用韻并屬湛挺之七首 贈尤檢正四首 贈尤檢正四首 贈尤檢正四首 贈尤檢正四首 再用前韻 雜詠 雜詠 雜詠 題釣雪圖 題釣雪圖 題釣雪圖 題釣雪圖 題白龍洞三首 題白龍洞三首 題白龍洞三首 送趙叔自吏部知福州四首 送趙叔自吏部知福州四首 送趙叔自吏部知福州四首 送趙叔自吏部知福州四首 落星寺 教授以憶梅韻賦雪詩蕃同之五首 教授以憶梅韻賦雪詩蕃同之五首 教授以憶梅韻賦雪詩蕃同之五首 教授以憶梅韻賦雪詩蕃同之五首 教授以憶梅韻賦雪詩蕃同之五首 寄答潘文叔并屬恭叔五首 寄答潘文叔并屬恭叔五首 寄答潘文叔并屬恭叔五首 寄答潘文叔并屬恭叔五首 寄答潘文叔并屬恭叔五首 觀徐復州家書畫七首 觀徐復州家書畫七首 觀徐復州家書畫七首 觀徐復州家書畫七首 觀徐復州家書畫七首 觀徐復州家書畫七首 觀徐復州家書畫七首 奉簡在伯四首 奉簡在伯四首 奉簡在伯四首 奉簡在伯四首 范參政自建康得資政宮祠六詩寄呈 范參政自建康得資政宮祠六詩寄呈 范參政自建康得資政宮祠六詩寄呈 范參政自建康得資政宮祠六詩寄呈 范參政自建康得資政宮祠六詩寄呈 范參政自建康得資政宮祠六詩寄呈 從禮載酒要余及明叔游合普六首 從禮載酒要余及明叔游合普六首 從禮載酒要余及明叔游合普六首 從禮載酒要余及明叔游合普六首 從禮載酒要余及明叔游合普六首 從禮載酒要余及明叔游合普六首 呈陸嚴州五首 呈陸嚴州五首 呈陸嚴州五首 呈陸嚴州五首 呈陸嚴州五首 呈劉子卿四首 呈劉子卿四首 呈劉子卿四首 呈劉子卿四首 呈李贛州四首 呈李贛州四首 呈李贛州四首 呈李贛州四首 舟中病思三首 舟中病思三首 舟中病思三首 贈許季升五首 贈許季升五首 贈許季升五首 贈許季升五首 贈許季升五首 與李潭州椿壽翁五首 與李潭州椿壽翁五首 與李潭州椿壽翁五首 與李潭州椿壽翁五首 與李潭州椿壽翁五首 松原山行七絕 松原山行七絕 松原山行七絕 松原山行七絕 松原山行七絕 松原山行七絕 松原山行七絕 偶書 澗舖嶺道中四首 澗舖嶺道中四首 澗舖嶺道中四首 澗舖嶺道中四首 見梁檢法書懷八絕句于廣文尉曹處次韻 見梁檢法書懷八絕句于廣文尉曹處次韻 見梁檢法書懷八絕句于廣文尉曹處次韻 見梁檢法書懷八絕句于廣文尉曹處次韻 見梁檢法書懷八絕句于廣文尉曹處次韻 見梁檢法書懷八絕句于廣文尉曹處次韻 見梁檢法書懷八絕句于廣文尉曹處次韻 見梁檢法書懷八絕句于廣文尉曹處次韻 簡徐季益 簡徐季益 簡徐季益 簡徐季益 簡徐季益 簡徐季益 簡徐季益 寄林運使三首 寄林運使三首 寄林運使三首 寄懷畏知二首 寄懷畏知二首 寄懷畏知二首 寄懷畏知二首 次韻楊廷秀太和萬安道中所寄七首 次韻楊廷秀太和萬安道中所寄七首 次韻楊廷秀太和萬安道中所寄七首 次韻楊廷秀太和萬安道中所寄七首 次韻楊廷秀太和萬安道中所寄七首 次韻楊廷秀太和萬安道中所寄七首 次韻楊廷秀太和萬安道中所寄七首 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對五首 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對五首 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對五首 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對五首 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對五首 雨后 雨后 晚晴 寄徐季益四首 寄徐季益四首 寄徐季益四首 寄徐季益四首 賦道傍菊 賦道傍菊 賦道傍菊 賦道傍菊 賦道傍菊 賦道傍菊 鄭仲理送行六首 鄭仲理送行六首 鄭仲理送行六首 鄭仲理送行六首 鄭仲理送行六首 鄭仲理送行六首 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 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 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 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 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 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 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 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 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 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 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 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 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 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 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 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 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 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 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 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 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 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 論詩寄碩父五首 論詩寄碩父五首 論詩寄碩父五首 論詩寄碩父五首 論詩寄碩父五首 立春 立春 立春 郊居秋晚五首 郊居秋晚五首 郊居秋晚五首 郊居秋晚五首 郊居秋晚五首 呈宜之兄八首 呈宜之兄八首 呈宜之兄八首 呈宜之兄八首 呈宜之兄八首 呈宜之兄八首 呈宜之兄八首 呈宜之兄八首 呈潘潭州十首 呈潘潭州十首 呈潘潭州十首 呈潘潭州十首 呈潘潭州十首 呈潘潭州十首 呈潘潭州十首 呈潘潭州十首 呈潘潭州十首 呈潘潭州十首 書懷 書懷 春雪 春日雜言十一首 春日雜言十一首 春日雜言十一首 春日雜言十一首 春日雜言十一首 春日雜言十一首 春日雜言十一首 春日雜言十一首 春日雜言十一首 春日雜言十一首 春日雜言十一首 寄秋懷 寄秋懷 寄秋懷 寄秋懷 寄秋懷 寄秋懷 寄秋懷 寄秋懷 寄秋懷 寄秋懷 和折子明丈閑居雜興十首 和折子明丈閑居雜興十首 和折子明丈閑居雜興十首 和折子明丈閑居雜興十首 和折子明丈閑居雜興十首 和折子明丈閑居雜興十首 和折子明丈閑居雜興十首 和折子明丈閑居雜興十首 和折子明丈閑居雜興十首 和折子明丈閑居雜興十首 田家即事八首 田家即事八首 田家即事八首 田家即事八首 田家即事八首 田家即事八首 田家即事八首 田家即事八首 呈折子明丈十首 呈折子明丈十首 呈折子明丈十首 呈折子明丈十首 呈折子明丈十首 呈折子明丈十首 呈折子明丈十首 呈折子明丈十首 呈折子明丈十首 呈折子明丈十首 枕上 枕上 枕上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為韻作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為韻作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為韻作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為韻作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為韻作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為韻作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為韻作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為韻作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為韻作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為韻作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為韻作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為韻作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為韻作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為韻作 長門怨 幽居 書事 書事 書事 書事 書事 書事 書事 書事 書事 書事 書事 感懷 感懷 有感 山行 偶成 九日 九日 九日 漁父 擬古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晨起 晨起 詩一首 寄懷二十首 寄懷二十首 寄懷二十首 寄懷二十首 寄懷二十首 寄懷二十首 寄懷二十首 寄懷二十首 寄懷二十首 寄懷二十首 寄懷二十首 寄懷二十首 寄懷二十首 寄懷二十首 寄懷二十首 寄懷二十首 寄懷二十首 寄懷二十首 寄懷二十首 寄懷二十首 夜坐 病中即事十五首 病中即事十五首 病中即事十五首 病中即事十五首 病中即事十五首 病中即事十五首 病中即事十五首 病中即事十五首 病中即事十五首 病中即事十五首 病中即事十五首 病中即事十五首 病中即事十五首 病中即事十五首 病中即事十五首 小重山 失調名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即事
最新收錄:

暫未開通

趙蕃
趙蕃簡介

全 名 趙蕃

趙蕃趙蕃簡介


  趙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號章泉,原籍鄭州。理宗紹定二年,以直秘閣致仕,不久卒。諡文節。


趙蕃趙蕃的介紹


  趙蕃(詩人,學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號章泉,原籍鄭州,南渡后僑居信州玉山(今屬江西)。生于宋高宗紹興十三年,卒于理宗紹定二年,年八十七歲。早歲從劉清之學,以曾祖旸致仕恩補州文學,調浮梁尉、連江主簿,皆不赴。為太和主簿,調辰州司理參軍,因與知州爭獄罷。時清之知衡州,求為監安仁贍軍酒庫以卒業,至衡而清之罷,遂從之歸。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猶問學于朱熹。理宗紹定二年,以直秘閣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節。蕃詩宗黃庭堅,與韓淲(澗泉)有二泉先生之稱。著作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水樂大典》輯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詩四卷)。事見《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趙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傳。

  趙蕃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參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簡稱殿本)、《水永大典》殘本等。新輯集外詩編為第二十七卷。

  趙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詩人,他和當時居住在上饒的韓淲 (號澗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齊名,號稱“上饒二泉”,同為江西詩派的殿軍人物。當時著名學者、弋陽人謝枋得曾提到,江西詩派傳至“二泉”,隆昌極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詩派的氣脈也因此而斷絕,風華不再。

  靖康之變后,居信州玉山(今屬江西)。師從劉清之,曾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問學于朱熹,能詩,宗黃庭堅,與韓淲合稱二泉先生。理宗紹定二年,以直秘閣致仕,不久卒。諡文節。《宋史》卷四四五有傳。 

   詩人



查辭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備19001761號-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栗县| 湖口县| 株洲县| 广河县| 星子县| 修武县| 金堂县| 凤翔县| 永新县| 温泉县| 松潘县| 读书| 桃园县| 乐东| 兴安盟| 渑池县| 肇庆市| 曲靖市| 镇安县| 永宁县| 盐津县| 洞口县| 方正县| 琼中| 大连市| 南涧| 泸定县| 台北市| 寿阳县| 嘉鱼县| 杭锦后旗| 湘阴县| 莱州市| 长寿区| 凉城县| 三都| 鹤庆县| 象州县| 兴安盟| 富蕴县| 嫩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