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曾達臣二首 / 作者:趙蕃 |
江右曾為氏,南豐與贛州。
推其本儒素,夫豈異源流。
邇日過遺宅,有逢皆好修。
公侯生積善,天道非悠悠。
|
|
挽曾達臣二首解釋: 《挽曾達臣二首》是宋代趙蕃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分析、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第一首:
江右曾為氏,
南豐與贛州。
推其本儒素,
夫豈異源流。
邇日過遺宅,
有逢皆好修。
公侯生積善,
天道非悠悠。
第二首:
曾達臣宅東閣,
高僧寺里藏真跡。
乾坤自有真如性,
一念何曾離散。
詩意和賞析:
《挽曾達臣二首》這兩首詩表達了對曾達臣的懷念和對他的高尚品德的贊美。
第一首詩以曾達臣的故鄉江右為背景,贊頌他與南豐和贛州這兩個地方的淵源。詩中提到曾達臣秉承儒家的道德傳統,與這些地方的人們有著相同的根源。詩人在近日拜訪曾達臣的舊宅時,發現每一位拜訪的賓客都能受到精心款待,顯示出曾達臣對待客人的溫和和善良。最后兩句表達了公侯之人能夠積累善行,而天道并非遙遠而不可及。
第二首詩以曾達臣的宅邸為背景,描繪了宅邸東閣中收藏的高僧真跡。詩人認為宇宙間存在著真實而純粹的本性,而真實的本性不會離散,只是需要我們從內心體悟。這里的一念意指修行者通過修煉和思考,能夠達到內心的寧靜和超越塵世的境地。
這兩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曾達臣的敬仰和對高尚品德的贊賞。通過描繪曾達臣的家鄉和舊宅,以及宅邸中的高僧真跡,詩人表達了對傳統道德和超越塵世境界的追求。整體上,這兩首詩詞蘊含著對人性美好的謳歌和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價值觀的贊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