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答晁百谷元歸 / 作者:趙蕃 |
嗟我與君為近親,向來未識但有聞。
維夏臨川省伯父,時君束書寄荒村。
豈知邂逅宜春郡,皎如玉樹相輝映。
品題舊熟大參文,諸公所作皆傳信。
探懷贈我一紙詩,功名慷慨真男兒。
我衰怕作此硬語,君言水漲方東之。
外家自有文章種,國朝名家居伯仲。
只今人物未厭多,屬君勉矣加研磨。
|
|
寄答晁百谷元歸解釋: 《寄答晁百谷元歸》是宋代趙蕃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與晁百谷元歸之間的親近之情,并以此為契機,展開了對詩文才華和勵志精神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嗟我與君為近親,
向來未識但有聞。
維夏臨川省伯父,
時君束書寄荒村。
豈知邂逅宜春郡,
皎如玉樹相輝映。
品題舊熟大參文,
諸公所作皆傳信。
探懷贈我一紙詩,
功名慷慨真男兒。
我衰怕作此硬語,
君言水漲方東之。
外家自有文章種,
國朝名家居伯仲。
只今人物未厭多,
屬君勉矣加研磨。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與晁百谷元歸之間的親屬關系,雖然作者與元歸尚未謀面,但聽聞過對方的名聲。晁百谷是夏臨川省的伯父,他寄來了書信到作者居住的荒村。作者在意料之外與元歸在宜春郡相遇,形容元歸宛如明亮的玉樹,相映生輝。作者品評元歸所作的文章,稱贊他的才華,認為他的作品都被傳為佳話。
詩詞進一步描繪了元歸送給作者一篇詩作,這首詩表達了對功名的渴望和男兒慷慨的精神。作者自謙衰老,不敢發表這樣的豪言壯語,而元歸則表示時機已經成熟,就像水漲到了東方,勸作者要展現自己的文采。
最后兩句表達了外界還有很多有才華的人,而國朝的文壇名家居多,目前人才尚且不飽和,作者鼓勵元歸繼續努力。整首詩詞既表達了親情之情,又贊美了元歸的文學才華,同時也對自身的努力給予了期望和鼓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