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晦日 / 作者:趙蕃 |
經旬不飲仍廢詩,不唯多故病使之。
黃花潦倒烏桕赤,窮邊物色分付誰。
空庭索索枯葉吹,氣象如我{芥刂換恭下}且羸。
強思把筆與摹寫,安得豪壯生毛錐。
秋冬之間獲稻時,日腳苦翳雨腳垂。
鳩鳴遠樹蛙吠坎,宜我病骨病支持。
|
|
九月晦日解釋: 《九月晦日》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作者在九月底冬天的景象為主題,通過描述自然景物和個人感受,傳達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經過了十天都沒有飲酒,卻仍然廢寢忘食地寫詩,
不僅僅是因為多病使然。
黃花凋零,烏桕樹紅,我在邊境尋找物色,卻不知交給了誰。
空蕩蕩的庭院里,干枯的葉子被風吹起,
氣象就像我自己一樣憔悴瘦弱。
我努力思考,拿起筆寫下這些景象,
但我渴望能有豪邁的精神,像毛錐一樣生發鋒芒。
秋冬之交是收獲稻谷的時節,
白天短暫而陰沉,雨水不斷。
鳩鳴聲遠遠傳來,蛙聲在田間傳出,
這些聲音似乎與我病痛的骨骼相呼應。
這首詩描繪了九月底冬天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反映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憂傷。黃花凋零、烏桕樹紅,以及枯葉被風吹起的景象,都暗示著歲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作者寫詩不唯多故病,表達了他不顧身體狀況依然堅持寫詩的執著和追求。
詩中還透露出作者對豪邁精神的向往,他希望自己能像毛錐一樣有堅韌不拔的品質。同時,詩中也流露出作者對邊境的思念和對生活的不滿,他在邊境尋找物色,卻不知將其托付給了誰。
最后,詩中描繪了秋冬之交的景象,以及鳩鳴聲和蛙聲的鳴叫,與作者病骨病體的狀況形成對比,凸顯了作者的病痛和孤寂。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的描寫為脈絡,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內心的感受,展現了作者在寒冷冬日中的孤獨和內心的掙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