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沅陵縣治廊軒 / 作者:趙蕃 |
昔我過此屋,四壁蔽莫窺。
屋外何所有,榛草連污池。
今我重來過,壁去檐竹垂。
榛草既除屏,洿池出漣漪。
檐前復何有,江上山參差。
山窮望不窮,所恨眼力遺。
主人要命名,名泛境不隨。
昔闇今則廓,曰廓咸謂宜,慨茲一室爾,系在治不治。
除昏與致明,可不念已為。
游焉且息焉,舍斯復何斯。
豈惟君是規,我亦因得師。
|
|
題沅陵縣治廊軒解釋: 《題沅陵縣治廊軒》是宋代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我過此屋,四壁蔽莫窺。
屋外何所有,榛草連污池。
今我重來過,壁去檐竹垂。
榛草既除屏,洿池出漣漪。
檐前復何有,江上山參差。
山窮望不窮,所恨眼力遺。
主人要命名,名泛境不隨。
昔闇今則廓,曰廓咸謂宜,
慨茲一室爾,系在治不治。
除昏與致明,可不念已為。
游焉且息焉,舍斯復何斯。
豈惟君是規,我亦因得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重游沅陵縣治廊軒的情景,并以此為引子,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命運更迭的感慨。詩中通過對屋內外景物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舊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觀察,并在其中透露了對治理和境遇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作者重返沅陵縣治廊軒為線索展開,通過對屋內外景物的對比描繪,傳達了作者對時光變遷的感慨和對現實境遇的思考。詩中的"屋外何所有,榛草連污池"和"榛草既除屏,洿池出漣漪"這樣的描寫,突出了舊時景物的荒涼和現實環境的改變。詩句"檐前復何有,江上山參差"則表現了作者對江山景色的贊嘆,同時也暗示了眼力所及之外的未知和無限可能。
在最后兩句詩中,作者提到"主人要命名,名泛境不隨",表達了對主人命名的思考和對名字與境遇之間的關系的思索。接著,作者以"昔闇今則廓,曰廓咸謂宜"來描述過去與現在的對比,表明了對于境遇的一種認知。最后兩句"游焉且息焉,舍斯復何斯"則表達了一種對于游樂和休息的思考,反思了人生中應該如何取舍和抉擇。
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現實的思考,抒發了作者對舊時光的留戀、對現實境遇的觀察和對人生抉擇的思考,展示了趙蕃獨特的感慨與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