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十二日偶題 / 作者:趙蕃 |
空庭無人風自掃,風定時聞有啼鳥。
簿書幸免苦束縛,文字何妨恣探討。
菊湯瀹茗雜鼠蓂,瓦爐欲作風泠泠。
睡魔于此不得靈,檐間臥對山橫青。
|
|
二月十二日偶題解釋: 《二月十二日偶題》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安靜的空庭,沒有人的蹤跡,只有風自由地吹掃著。當風停下來時,可以聽到鳥兒的啼鳴聲。作者感嘆自己的幸運,因為他能夠自由地探索書本中的知識,文字并沒有束縛他的思想。他暢所欲言,盡情地探討各種課題。
詩中還提到了菊花的清香和茶的美味,與嘈雜的世俗相比,這些文人雅士常常尋求一種寧靜和純凈的境界。作者想要點燃瓦爐,享受微風拂面的涼爽。然而,盡管睡魔在這里不得靈活,作者仍然在屋檐下靠著山休息,眺望著青色的山脈。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自由。空庭、風、鳥兒、簿書、文字、菊湯、瓦爐以及山脈等元素共同構成了一幅寧靜而恬淡的畫卷。作者借助這些景物,表達了追求自由、探索思想的愿望,以及對清凈雅致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具有一種閑適、淡泊、自由的氣息,展現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自由、追求心靈的內在世界的特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個人感受,趙蕃將自由與寧靜的理念融入詩中,使讀者感受到一種靜謐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