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汝從溧陽來辱李晦庵以詩問訊次韻寄答二首 / 作者:趙蕃 |
有身真有累,無地亦無錐。
遇事頻三北,干時愧六奇。
自嗟寒若此,誰閔病而衰。
已辦窮秋去,寧余幾日思。
|
|
玉汝從溧陽來辱李晦庵以詩問訊次韻寄答二首解釋: 《玉汝從溧陽來辱李晦庵以詩問訊次韻寄答二首》是宋代趙蕃所作的一首詩詞。該詩表達了作者身世多舛,遭遇困境時的無奈和自省之情,同時也展現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擔憂。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玉汝從溧陽來辱李晦庵以詩問訊次韻寄答二首
有身真有累,無地亦無錐。
遇事頻三北,干時愧六奇。
自嗟寒若此,誰閔病而衰。
已辦窮秋去,寧余幾日思。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述的方式表達了作者的心情和處境。詩人趙蕃在開頭的兩句中寫道:“有身真有累,無地亦無錐?!币馕吨碡撝負?,卻沒有可以依靠的地方。這種身世的困厄使他倍感無奈和無助。
接著,詩人寫道:“遇事頻三北,干時愧六奇?!边@里的“三北”指的是三次北伐,指代了戰亂頻繁的時代,而“六奇”則指六朝時期的動亂。作者通過這樣的表述,表達出對時代動蕩和戰亂頻發的不滿和憂慮,同時也自責自己無法在這樣的時代作出更多的貢獻。
詩詞的后半部分,作者表達了對自身困境和將來的擔憂:“自嗟寒若此,誰閔病而衰。已辦窮秋去,寧余幾日思?!痹娙烁袊@自己在寒酸境遇下的沉默無聲,無人關注他的病困和衰老。他惋惜地說已經度過了一個貧困的秋天,不知還能活多少日子,思考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整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詩人通過對自身的反思和對時代的憂慮,傳達了對困境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擔憂。這首詩詞既是對自身命運的抒發,也是對社會動蕩的反思,展現了作者對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對未來的憂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