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十六日雪 / 作者:趙蕃 |
竹屋偏宜雪,江亭更受風。
一杯時自酌,五字不須工。
柳色全然未,梅花半墮空。
東江雖可住,吾志在江東。
|
|
正月十六日雪解釋: 《正月十六日雪》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趙蕃。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竹屋傾向于積雪,
江亭更加承受風寒。
一個杯子,時光自己品味,
五個字,毫不費力。
柳樹的顏色還未展現,
梅花卻已經半落空中。
雖然東江也是宜居之地,
但我的志向卻在江東。
詩意:
《正月十六日雪》描繪了一個冬日的景象。詩人觀察著竹屋和江亭在雪中的不同表現,表達了自己對雪的感受以及對生活和志向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人通過對竹屋和江亭的描述,展示了雪對于不同事物的影響。竹屋因為傾向于積雪,顯得更加美麗;而江亭則更能承受寒風,顯示出堅韌不拔的品質。
詩中的“一杯時自酌,五字不須工”表達了詩人隨意品味時光的態度,以及以簡潔的文字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思想的能力。這種姿態反映了宋代文人的風格,注重自然、純真和自由。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繪柳樹和梅花的狀態,進一步表達了對季節變遷和生命流轉的思考。柳樹尚未展現出綠意,而梅花已經開始凋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觸動。
最后兩句“東江雖可住,吾志在江東”,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志向和追求。雖然東江是一個宜居之地,但詩人的志向卻在更遠的江東。這里的江東可以理解為更廣闊的世界和更高的追求,詩人對于人生的向往和追求在這兩句話中得到了表達。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個人情感和志向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于生活和人生的感悟和思考,體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自由和追求的獨特情感和審美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