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八日同臨湘尉曹呂益卿登岳陽樓 / 作者:趙蕃 |
草沒重湖路,帆孤一葉舟。
飄風來復斷,凍雨落還收。
游目窮天末,題詩欠筆頭。
登臨有如此,好在岳陽樓。
|
|
二十八日同臨湘尉曹呂益卿登岳陽樓解釋: 《二十八日同臨湘尉曹呂益卿登岳陽樓》是宋代趙蕃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二十八日同臨湘尉曹呂益卿登岳陽樓,
湖路上的草被水淹沒,只有一葉孤舟在飄蕩。
風吹來時,船被切斷,凍雨落下時,卻又收回。
眺望四周,視線穿過天際,欲題詩卻無筆頭。
登臨這座樓,如此美景,真是在岳陽樓上好不枉此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趙蕃和湘尉曹呂益卿一同登上岳陽樓時的景象和感受。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自然景色的變幻和登臨岳陽樓的心境。
詩中的草被水淹沒,只有一葉孤舟在漂浮,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湖路上的景色。風吹來時,船被切斷,凍雨落下時,卻又收回,展示了自然力量的無常和變幻。這些景象與登臨者的內心情緒相互呼應,給人以動態感和震撼。
詩人眺望四周,視線穿過天際,欲題詩卻無筆頭,表達了詩人對于美景的贊嘆之情,但又無法立即抒發自己的情感。最后,詩人直接表達了登臨岳陽樓的喜悅之情,認為這樣的美景,登上岳陽樓來觀賞實在是一次愉快的經歷。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了壯麗的自然景色,通過景物的描寫展現了登臨者的情感變化,既有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又有對美景的欣賞和喜悅之情。這首詩詞以其簡潔而深入的表達方式,給讀者帶來了身臨其境的感受,展示了登高遠眺的樂趣和人與自然的交融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