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黃參議 / 作者:趙蕃 |
給事勛庸太史詩,凜然人物見家規。
霜須同老豈無種,孝友深根真得師。
治行所居皆可紀,人亡于此嘆吾衰。
舊聞有道碑無愧,今見云孫無愧詞。
|
|
挽黃參議解釋: 《挽黃參議》是宋代趙蕃所作的詩詞。這首詩以挽歌的形式,悼念了過世的黃參議。詩中表達了對黃參議高尚品德的贊頌,并傳達了作者對黃參議離世的悲痛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給事勛庸太史詩,
凜然人物見家規。
霜須同老豈無種,
孝友深根真得師。
治行所居皆可紀,
人亡于此嘆吾衰。
舊聞有道碑無愧,
今見云孫無愧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黃參議為主題,黃參議是一位給事勛庸太史,他的品德高尚,行為凜然,讓人們見證了家族的規矩和家訓的重要性。作者通過描繪黃參議與白發同霜的形象,表達了他的成熟和智慧,并暗示了人們的種子會在老年時開花結果。黃參議以孝友之心深深扎根于人們的心中,他的言行都值得我們學習。
詩中提到了黃參議的治理和居住地,這些地方都被記錄下來,以紀念他的功績。然而,當聽到黃參議已經去世時,作者感到自己的衰老和無力,對黃參議的離世感到悲傷。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黃參議的贊美,稱他值得有道德規范的紀念碑,并在現代看到了他的后代云孫所寫的詩詞,也為他感到驕傲和自豪。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黃參議的追思和敬意,同時也表達了對高尚品德和家族傳承的思考和贊美。通過對黃參議的贊頌,詩人也間接表達了對自己衰老和時光流轉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