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貴溪數里望月巖作 / 作者:趙蕃 |
宿雨洗清秋,行行早放舟。
團團正林杪,隱隱半巖幽。
永謝妖蟆食,寧須玉斧修。
少微并婺女,何事獨名州。
|
|
過貴溪數里望月巖作解釋: 《過貴溪數里望月巖作》是宋代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個宿雨過后的秋天景色,以及詩人乘舟經過貴溪數里望見的月亮巖。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宿雨洗清秋,行行早放舟。
團團正林杪,隱隱半巖幽。
永謝妖蟆食,寧須玉斧修。
少微并婺女,何事獨名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秋天的寧靜景色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宿雨過后的清新秋日。詩人一早出發,乘舟經過貴溪,眺望遠處的月亮巖。
詩中的“團團正林杪”形容了遠處的山林,似乎隱隱約約地顯現出來,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隱隱半巖幽”則描繪了遙遠的巖石在朦朧的光影中半隱半現的景象,給人一種幽靜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永謝妖蟆食,寧須玉斧修”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贊美和敬畏之情。妖蟆是傳說中的神獸,詩人以此象征著自然界的神奇與瑰麗。他表示要永遠感謝妖蟆的供養,而不需要用玉斧去修剪它,表明自然界的美麗應該保持原始的狀態。
最后兩句“少微并婺女,何事獨名州”涉及到地理和人文的因素。少微和婺女是兩個地名,而“名州”則指的是一個有名的州縣。詩人在這里表達了對于自己所在的地方不被人所知的疑惑和無奈,同時也暗示了對于平凡事物和普通人生命的關注和思考。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神秘的秋天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對人生和地方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抒發情感,詩人喚起讀者對于大自然和人生的共鳴,使得這首詩詞充滿了審美意境和哲理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