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坐 / 作者:趙蕃 |
竹風疏疏雨打篷,松風湯湯水赴洪。
道人聞塵掃未空,不如杜老前月聾。
山齋夜坐僧趺同,團蒲細軟方爐烘。
燈花開落縱匆匆,我今無害斯無兇。
|
|
夜坐解釋: 《夜坐》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竹風疏疏雨打篷,
松風湯湯水赴洪。
道人聞塵掃未空,
不如杜老前月聾。
山齋夜坐僧趺同,
團蒲細軟方爐烘。
燈花開落縱匆匆,
我今無害斯無兇。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人夜晚獨坐的情景。竹林中疏疏的風吹動著雨打在篷上,松風輕輕拂過水面,水流向著洪水之中。道士聽到塵埃的掃動聲,但并未清掃干凈,與聾啞的杜老相比,他的修行似乎不夠純熟。夜晚,山間的禪房里有僧人盤腿而坐,一同參禪。細軟的蒲團被放在方爐上烘烤,燈花開放,然后又匆匆地落下。詩人表達了自己此刻心境的寧靜和安寧,他沒有遭受任何傷害,也沒有遭遇災難。
賞析:
《夜坐》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了一個靜謐而寧靜的夜晚場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的狀態,詩人表達了他內心的平靜和寧和。竹風、松風、雨聲、水流等自然元素的描繪,與人物的對比,突顯了詩人對禪宗修行的思考和領悟。詩中的道人聽到塵埃掃動聲,但未能完全清掃干凈,與杜老的前月聾相比,表明自己的修行還有不足之處。然而,在山齋中,詩人與僧人一同坐禪,感受到內心的寧靜與平和。團蒲細軟放在方爐上烘烤的景象,以及燈花的開放與落下,都傳遞出一種時間的流動和轉變,與人生的無常相呼應。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和對內心安寧的追求,給人以靜心思考和沉思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