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答曾無己見貽詩卷 / 作者:趙蕃 |
吾舅風流名海內,霜清月淡有梅詩。
君曾一向蒸湘識,句里懸應摸索知。
邂逅已能成屢見,殷勤還辱問歸期。
談間并為諸兄謝,從此論交更不疑。
|
|
寄答曾無己見貽詩卷解釋: 詩詞:《寄答曾無己見貽詩卷》
趙蕃是宋代的一位詩人,他寫了一首名為《寄答曾無己見貽詩卷》的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朋友贈詩的回應和對友誼的贊美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我舅風流名聞海內,
霜清月淡有梅詩。
君曾一向在湘蒸,
句中蘊藏著應摸索之知。
偶然相遇已多次,
殷勤追問歸期。
在談話間向諸兄致謝,
從此以后,論交更無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趙蕃給朋友的回信,表達了對朋友的贊美和感激之情。首先,作者稱贊舅舅在文壇上的聲譽遠播,是個風流名士。然后,詩中提到了霜、月和梅,這些形象象征著寒冷的冬季,但也帶有一些淡淡的美感,暗示了舅舅的詩作也具有清新脫俗之處。接著,作者提到了朋友曾經在湖南一帶結識過舅舅,從他的詩句中可以感知到舅舅的才華和意境,這讓作者對舅舅更加欽佩。作者感嘆道,雖然彼此的相遇并非偶然,但是舅舅對作者的關心和期盼仍然如初,不斷詢問作者的歸期。最后,作者在交談中向朋友表達了誠摯的謝意,并表示從此以后,彼此的交往更加坦誠無疑。
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舅舅的敬佩和友誼的珍視。作者通過描繪舅舅的才情和詩作,表達了對舅舅的贊美。詩中的意象和語言簡潔明了,情感真摯,使讀者對友誼和珍貴的人際關系產生共鳴。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自己在舅舅眼中的重要性的認識,以及對舅舅一直以來的關心和期盼的感激之情。整首詩自然流暢,情感真切,體現了宋代詩歌的韻味和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