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成父過章泉用前韻示之 / 作者:趙蕃 |
頻年盡室依此行,意謝侏儒奉囊粟。
今當舍竹去作吏,竹為嘿嘿如抱辱。
嗟我作吏豈俗徒,雖非計然念則熟。
如聞西江之水深無底,可以濯纓仍濯足。
昔人一為功名誤,置碑且慮變陵谷。
那知立名自有道,未妨痛飲離騷讀。
人生于世譬于味,馬肝不食寧非肉。
弟當進德使有聞,兄亦自期無碌碌。
|
|
同成父過章泉用前韻示之解釋: 《同成父過章泉用前韻示之》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身份轉變的思考和對人生境遇的感慨。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頻年盡室依此行,
意謝侏儒奉囊粟。
今當舍竹去作吏,
竹為嘿嘿如抱辱。
這些年來我一直依靠這個住所生活,
心中感激小人侏儒的供養。
如今我應該離開這個竹屋去做官嗎?
竹子好像嘲笑著我,仿佛是在羞辱我。
嗟我作吏豈俗徒,
雖非計然念則熟。
如聞西江之水深無底,
可以濯纓仍濯足。
唉,我做官豈是為了名利?
雖然并非計劃中的事,但一想起就感到親切。
就像聽到西江水深無底,
可以洗滌頭發也可以洗滌腳。
昔人一為功名誤,
置碑且慮變陵谷。
那知立名自有道,
未妨痛飲離騷讀。
過去的人曾因功名而迷失方向,
甚至考慮到塑碑后可能的變化。
然而,他們并不知道立名之路自有其道,
并且仍然可以痛飲離騷詩篇。
人生于世譬于味,
馬肝不食寧非肉。
弟當進德使有聞,
兄亦自期無碌碌。
人生就像品味一樣,
不吃馬肝寧愿吃肉。
弟弟應該努力進取以成就一番事業,
而兄長也期望自己不平庸無為。
這首詩詞通過對個人命運和社會境遇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矛盾心態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作者思考著是否應該舍棄寧靜的生活去追求官位,同時指出了功名名利并非唯一的成功標準。他認為人生應該有自己的道路,無論是追逐功名還是飲酒讀詩,都可以成就一種獨特的人生價值。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內心矛盾和對人生的深思,展示了宋代士人對功名與自我追求的思考與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