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黃子耕 / 作者:趙蕃 |
野寺已黃昏,高軒辱過門。
交游夫豈乏,情義獨能敦。
我已家聲愧,君今風氣存。
一官何未試,多雞亦成屯。
詩本吾家事,經從達者論。
明知有傳受,未易測淵源。
近訪湖邊宅,猶余漲水痕。
如聞江上郡,欲覓隱居園。
邂逅空題句,飄零難具言。
折梅無以贈,三嗅鬢霜繁。
|
|
寄黃子耕解釋: 《寄黃子耕》是宋代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寄黃子耕
野寺已黃昏,高軒辱過門。
交游夫豈乏,情義獨能敦。
這座野寺已經黃昏了,高高的門楣給你的門檻帶來了輕蔑。
交游的朋友怎么會缺少,但真正的情義只有你能夠真摯地表達。
我已家聲愧,君今風氣存。
一官何未試,多雞亦成屯。
我已經失去了家族的聲譽,而你如今仍然保持著高尚的風度。
我的官職還未得到嘗試,而你已經有了許多的成就。
詩本吾家事,經從達者論。
明知有傳受,未易測淵源。
詩作是我的家族傳統,我受到了前輩文人的指導。
我明白傳統的接力是存在的,但它的深遠影響卻難以預測。
近訪湖邊宅,猶余漲水痕。
如聞江上郡,欲覓隱居園。
最近拜訪了湖邊的住宅,還留下了泛濫的水痕。
聽說江上有一個避世之地,我渴望找到那個隱居的花園。
邂逅空題句,飄零難具言。
折梅無以贈,三嗅鬢霜繁。
偶然遇到了一些空洞的話語,漂泊無定,難以言表。
無法用折梅來贈送,三次嗅到了鬢角上的寒霜。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感嘆。他感到自己的家族聲譽已經受損,而黃子耕卻能夠保持高尚的風度和真摯的情義。作者甚至覺得自己的成就和名聲都無法與黃子耕相比。他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思考,承認傳統的重要性,但也感到傳統的淵源和影響難以預測。最后,作者渴望尋找一個隱居的花園,逃避塵世的紛擾,但他的努力似乎被一些虛無的言語所阻礙,無法表達自己的心情。整首詩詞流露出一種思慮和失落的情感,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掙扎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