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呈折子明丈十首 / 作者:趙蕃 |
客舍潭州又一春,花時風雨困頻頻。
欲知夏木扶疏處,好掛陶翁灑酒巾。
|
|
呈折子明丈十首解釋: 《呈折子明丈十首》是宋代詩人趙蕃的作品。這首詩以客居潭州經歷的一年四季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感慨以及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潭州客居一年的經歷。首先,作者提到了客舍在潭州度過了一個春天,描述了春天花開時的景象,但也經歷了頻繁的風雨,暗示著客居之地的不穩定和變幻莫測。接著,詩中提到了夏天的景象,作者想知道在郊外有沒有郁郁蔥蔥的夏木,這里的夏木被用來比喻一種扶疏之境,代表一種寧靜和恬淡。最后一句,作者提到了陶淵明,他是東晉時期的文學家,以隱居自然、酒食詩賦為人稱道。詩中提到的陶翁灑酒巾,象征了作者對陶淵明的景仰和向往。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引用陶淵明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向往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將客居之地的景色與陶淵明的隱居生活相對應,抒發了對自由自在、舒適寧靜生活的追求。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同時也展示了宋代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古人文學的敬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