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起聞雞 / 作者:趙蕃 |
宿雨收茅屋,群雞叫遠村。
病羸深擁褐,廚罄晚開門。
流落何年已,荒涼莫自存。
束書徒負載,饑至不堪論。
|
|
晨起聞雞解釋: 《晨起聞雞》是宋代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宿雨收拾茅屋,
遠村群雞鳴叫。
病弱地深深躺在褐色的被褥中,
晚上廚房里食物已經用盡。
流離失所不知過去多少年,
荒涼景象無處可逃。
束縛著的書籍只是負重的枷鎖,
饑餓到了極限難以言論。
詩意:
《晨起聞雞》描繪了一個清晨醒來的景象,詩人居住在一個簡陋的茅屋中。宿雨過后,他整理茅屋,遠處的村莊里傳來雞鳴聲。然而,詩人身患重病,瘦弱地躺在褐色的被褥中,病痛使他無法起床。晚上,他的廚房里已經沒有食物可以吃了。詩人流離失所,不知道自己已經在這個荒涼的地方漂泊了多少年。他心中充滿了無奈和絕望,束縛著的書籍成了他沉重的負擔,而饑餓已經到了難以忍受的地步。
賞析:
《晨起聞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貧困、病痛的人物形象,展現了宋代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困境和無助感。詩中的茅屋、群雞、病弱、饑餓等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作者的貧困和病痛,并通過這些形象傳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絕望。詩人流離失所,環境荒涼,沒有安身之處,而束縛著的書籍則象征著他內心的困境和無奈。整首詩以悲涼的筆調展示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痛苦境遇,引發人們對社會不公和人道主義問題的思考。
趙蕃以簡練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刻畫了一個個生動的形象,使讀者能夠深入感受到詩中所描繪的貧困、病痛和無助的現實。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引起人們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和同情。同時,也呼喚社會的關懷和改變,體現了詩人的情感關懷和社會責任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