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呈衡州使君先生二首 / 作者:趙蕃 |
常州何乃又衡州,或謂茲行乃勝游。
鐘鼓相聞尋岳寺,茝蘭無數踏湘流。
是中夫豈先生樂,此段聊供幽子求。
岳麓相望唯石鼓,要令吾輩務藏修。
|
|
呈衡州使君先生二首解釋: 《呈衡州使君先生二首》是宋代趙蕃的作品。詩中描繪了常州和衡州的景色,以及岳麓山和石鼓的景觀。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呈衡州使君先生二首
常州何乃又衡州,
或謂茲行乃勝游。
鐘鼓相聞尋岳寺,
茝蘭無數踏湘流。
是中夫豈先生樂,
此段聊供幽子求。
岳麓相望唯石鼓,
要令吾輩務藏修。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衡州和岳麓山的景色的贊美,并向衡州的使君先生呈獻這兩首詩。詩中描繪了常州和衡州的美景,以及岳麓山和石鼓的景觀。作者認為這些美景令人陶醉,而他將這些詩作獻給幽居的朋友,希望能為他帶來一些慰藉。最后,作者呼吁我們這一輩人要努力修身養性,以追求更高尚的境界。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衡州和岳麓山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修身養性的呼喚。詩中的常州和衡州被賦予了美麗的形象,鐘鼓的聲音傳來,引領著人們前往岳麓山的寺廟,踏上湘江的流水。這些景色給人以愉悅和寧靜的感覺。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君子的修身養性。他認為這樣的美景不僅僅是為了讓人們陶醉和游覽,更重要的是要引導我們修身養性,追求內心的升華和境界的提升。作者以岳麓山和石鼓為象征,呼吁我們應當努力追求精神上的修煉和內心的升華。
整首詩寫景描寫簡練,意境清新,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贊美和對精神追求的呼喚。通過對常州、衡州、岳麓山和石鼓的描寫,詩中蘊含了對自然和人文的思考,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美的力量和修身養性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