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有社日不飲酒變為豬之說作詩示兒曹 / 作者:趙蕃 |
雨勢來相續,陰霾郁不舒。
舉觴隨楚俗,酌體從枯魚。
宰肉非吾事,祈田顧歲儲。
龍豬自有分,社飲不關渠。
|
|
俗有社日不飲酒變為豬之說作詩示兒曹解釋: 《俗有社日不飲酒變為豬之說作詩示兒曹》是宋代趙蕃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雨勢來相續,
陰霾郁不舒。
舉觴隨楚俗,
酌體從枯魚。
宰肉非吾事,
祈田顧歲儲。
龍豬自有分,
社飲不關渠。
譯文:
綿綿不斷的雨勢,
陰霾籠罩著郊野。
舉杯隨從楚地的習俗,
飲酒時選擇干癟的魚肉。
宰殺肉食并非我所從事,
但我祈求豐收保護歲谷。
龍和豬各有它們的命運,
社交飲宴并不關乎渠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一種寓言的方式,表達了對社交習俗的思考和對個人責任的思索。詩中的雨勢和陰霾象征著社會的壓抑和困境,而舉杯飲酒則是人們為了逃避這些困境而采取的方式。作者提到選擇干癟的魚肉來喝酒,暗示著人們在困境中只能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安慰和滿足。
然而,作者并不滿足于這種消極的態度。他明確表示宰殺肉食并非他的責任,而是更關注祈求豐收和保護農田的穩定。這體現了作者對社會責任和個人行為的思考,他認為個人的行為和選擇應該與社會的整體利益相一致。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一種宿命論的觀點。龍和豬被視為象征吉祥和不吉的生物,它們各自有著不同的命運和歸宿,與社交飲宴并沒有直接關聯。這也暗示了作者認為個人的選擇和社交習俗并不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定位和命運。
這首詩詞通過對社交習俗的思考,傳達了作者對社會責任和個人命運的思索。它呈現了一種對現實的批判和對個體選擇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中的一些價值觀和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