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梁和仲兼屬寄謝吳丈三首 / 作者:趙蕃 |
不但言歸自乞歸,使家幕府兩相違。
換官雖用朝廷法,竊議難逃世俗譏。
適我慍于心悄悄,送君往矣柳依依。
若見河南應枉問,為將前牘叩天扉。
|
|
送梁和仲兼屬寄謝吳丈三首解釋: 《送梁和仲兼屬寄謝吳丈三首》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朋友梁和仲兼的離別送行之情,同時也道出了自己對官場世俗的不滿和對友誼的珍重。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送梁和仲兼屬寄謝吳丈三首
不但言歸自乞歸,
使家幕府兩相違。
換官雖用朝廷法,
竊議難逃世俗譏。
適我慍于心悄悄,
送君往矣柳依依。
若見河南應枉問,
為將前牘叩天扉。
詩詞表達了離別的場景,作者以朋友梁和仲兼為送行的對象。第一句“不但言歸自乞歸”,表達了梁和仲兼離職回家的愿望,但由于某種原因(文中并未明確),使得他的家庭和官場之間產生了矛盾和沖突。
第二句“使家幕府兩相違”進一步強調了這種矛盾,說明了梁和仲兼在離職后面臨的困境和壓力。
第三句“換官雖用朝廷法,竊議難逃世俗譏”指出即使按照朝廷的規(guī)定進行換官,但在世俗的眼光中,這樣的行動仍然會受到指責和嘲笑。
第四句“適我慍于心悄悄,送君往矣柳依依”表達了作者內心的不滿和失望之情,同時也道出了自己對離別之事的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若見河南應枉問,為將前牘叩天扉”是對梁和仲兼的寄語,希望他在離開后能夠在河南地區(qū)順利安頓下來,但作者也意識到現(xiàn)實可能會使得梁和仲兼遇到困難,因此希望他能夠堅持自己的理想,不被世俗的觀念所左右。
這首詩詞通過對離別和友情的描繪,反映了宋代社會官場的險惡和世俗的壓力,同時也表達了對真摯友誼和理想追求的珍視和堅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