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游覓唐輿題詩不見有懷其人八首 / 作者:趙蕃 |
時論歸臺閣,交情異笠車。
不甘腰為折,寧使鬢成華。
莽莽湖之北,悠悠海一涯。
銅魚偶逢使,書寄阿戎家。
|
|
真游覓唐輿題詩不見有懷其人八首解釋: 《真游覓唐輿題詩不見有懷其人八首》是宋代趙蕃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官場中的心境和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
時論歸臺閣,交情異笠車。
不甘腰為折,寧使鬢成華。
莽莽湖之北,悠悠海一涯。
銅魚偶逢使,書寄阿戎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時局變遷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的失望和對友情的珍惜之情。
詩的第一句“時論歸臺閣,交情異笠車”,揭示了時局變遷之后,政治評論回歸到官方渠道,而真摯的友情卻變得疏離。作者感嘆時勢之變,朋友間的情意也因此難以維系。
接著,詩的第二句“不甘腰為折,寧使鬢成華”,表達了作者不愿屈從于權勢和時勢的態(tài)度。作者表示不愿低頭屈服,寧愿白發(fā)蒼蒼,也要保持自己的堅持和尊嚴。
第三句“莽莽湖之北,悠悠海一涯”,通過描述廣闊的湖泊和無垠的海洋,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莽莽湖和悠悠海象征著世界的遼闊和無限可能,也暗示了作者追尋理想和追求自由的心境。
最后兩句“銅魚偶逢使,書寄阿戎家”,表達了作者在孤獨中的一絲溫暖。銅魚是一種難得的寶物,偶然與使者相遇,使作者感到欣喜。而寄書給阿戎家則是表達了對友情的思念和寄托。
整首詩通過對時局和人際關系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的失望和對友情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繪和隱喻,突出了作者內心的孤獨、追求自由和珍視友情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