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兩戶幼累歸玉山五首 / 作者:趙蕃 |
十月江行多北風(fēng),打頭不用怨天公。
清音堂下?lián)Q船處,想見掛帆灘已空。
|
|
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兩戶幼累歸玉山五首解釋: 《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兩戶幼累歸玉山五首》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十月江行的北風(fēng)為背景,表達了詩人送別成父和弟絜兩位年幼的親人,他們即將返回玉山的情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己亥十月江行多北風(fēng),
打頭不用怨天公。
清音堂下?lián)Q船處,
想見掛帆灘已空。
中文譯文:
在己亥年的十月里,江上的北風(fēng)漸多,
起航之初不必怨天公。
在清音堂下更換船只的地方,
心中想象著掛帆灘已經(jīng)空空蕩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送別親人的場景,詩人用細(xì)膩的筆觸和深情的情感表達了對成父和弟絜的思念和祝福。詩的開篇,詩人描述了十月江行的北風(fēng)多,這種自然景象象征著離別的季節(jié)已經(jīng)來臨。然而,詩人并不怨恨這北風(fēng),而是接受了離別的現(xiàn)實。詩的第二句“打頭不用怨天公”,表達了詩人的坦然和豁達,他不會因為天公的安排而抱怨命運,而是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離別。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清音堂下?lián)Q船處”,這是送別的具體場景,清音堂可能是一個象征著音樂和美好的地方。換船的過程象征著遠行的開始,這里表達了詩人與親人的分別之情。最后兩句“想見掛帆灘已空”,描述了離別后的情景,掛帆灘空空如也,沒有了離別者的身影,這是一種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離別之情,詩人沒有過多的抒發(fā)自己的感傷,而是以鏡頭感極強的描寫,展現(xiàn)了詩人對親人的摯愛和深情。通過這種情感的表露和細(xì)膩的描寫手法,使得讀者能夠感同身受,引發(fā)共鳴。
這首詩的意境清新樸素,情感真摯動人,展示了宋代詩人趙蕃細(xì)膩的筆觸和情感表達的功力。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畫面,刻畫了離別的情景,使讀者能夠體會到離別的苦澀和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