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汪山之福田院 / 作者:趙蕃 |
前身云水僧,今世山林士。
游方未能遍,行腳方自此。
朝行或官程,夜宿必野寺。
我自幽有期,人言癡了事。
|
|
宿汪山之福田院解釋: 《宿汪山之福田院》是宋代趙蕃所寫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汪山福田院過夜的情景和自己的生活狀態。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中文譯文:
前身是云水僧,今世是山林士。
游歷雖未曾遍歷,行腳卻從此開始。
白天往往行走在官道上,夜晚則必定在野外寺廟過夜。
我自己也在幽靜之地有著期待,然而人們卻說我是個癡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揭示了詩人轉變身份和生活方式的經歷。他曾經是一個云水僧,過著虔誠的僧侶生活,如今則成為了一個在山林中游走的士人。詩人表達了對過去生活的思念和對新生活的期待。他白天行走于塵世之間,夜晚則尋找僻靜的寺廟作為住所,尋求內心的寧靜。然而,人們卻以為他是個癡迷于這種生活的人。
賞析:
《宿汪山之福田院》通過對不同生活狀態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變化和對自由、寧靜生活的渴望。詩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表達了對過去僧侶生活的懷念,同時也表達了對新生活的熱愛和追求。詩人選擇在野外寺廟過夜,彰顯了他追求心靈寧靜和自由自在的態度。他堅持自己的選擇,對于外界的評議不以為意,體現了他對追尋內心真實和追求理想生活的堅持。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變化和對自由生活的渴望,通過對前后生活狀態的對比,傳達了對自由、寧靜和追求理想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