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負暄 / 作者:趙蕃 |
天公知我寒無褐,惠以檐間百尺裘。
挾纊固殊如是想,索衣不嘆晚為謀。
神融遽合莊周夢,意氣俄乘竹葉舟。
側聽屋山雞正午,又愁寒雀暮啾啾。
|
|
負暄解釋: 《負暄》是宋代趙蕃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公知曉我寒冷無衣裳,慈悲地用屋檐間的百尺裘衣來賜予我。我懷揣著線紡的技藝,堅固而獨特,正是如此來思索。索取衣裳并不是為了追求晚年的計劃而嘆息。神奇的融化合并,突然變成莊子夢中的景象,我豪情萬丈地乘坐著竹葉舟。側耳傾聽,屋山的雞兒正在午時鳴叫,我又為寒冷的麻雀在黃昏時分不停啾啾而憂愁。
詩意:
這首詩詞以一種流暢而神秘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活中貧寒和寒冷的感受。天公代表著神靈或命運,他知曉作者的困境,并慈悲地給予作者一件百尺長的裘衣。作者以紡線的技藝自傲,認為自己的技能獨特而堅固。他并不為索取衣裳而感到后悔,也沒有因為晚年的計劃而嘆息。詩中還出現了莊子的夢境,以及作者乘坐竹葉舟的情景,展現了作者豪情萬丈的精神和對自由的向往。最后,作者在午時傾聽屋山雞的鳴叫,以及在黃昏時分為寒冷的麻雀憂愁,表達了對生活中瑣碎煩惱的思考。
賞析:
《負暄》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作者貧寒而寒冷的生活狀態,以及他對自由和理想的追求。詩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如天公、百尺裘、纊固、莊周夢、竹葉舟等,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和神秘感。通過描寫雞鳴和麻雀的聲音,將作者內心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結合,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細節的敏感和思考。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困境的坦然接受和對理想的追求,傳遞了一種樂觀向上的情緒。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意象的語言,將作者的感受與思考融入其中,展現了對生活的獨特理解和對自由的向往,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思想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