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乞曉 / 作者:趙蕃 |
乞曉占云物,過東遷過西。
已因月仰瓦,真驗水平溪。
齊楚自得失,短長從鶴鹥。
誰能效巢穴,聊得寄詩題。
|
|
乞曉解釋: 詩詞:《乞曉》
作者:趙蕃(宋代)
譯文:
乞曉占云物,
過東遷過西。
已因月仰瓦,
真驗水平溪。
齊楚自得失,
短長從鶴鹥。
誰能效巢穴,
聊得寄詩題。
詩意:
這首詩以清晨乞求曉光的心情為主題,通過描繪云彩的變化、遷徙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觀察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展現了作者對云、月、水等自然元素的敏感感知,并借此反映了人生的起伏和變幻無常。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觀察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先,詩人通過乞求曉光的行為,展現了對新的一天、新的希望的渴望。接著,作者描述了云的變化和遷徙,以云作為象征來表達人生的變化和流轉。云隨風飄動,象征著人生的起伏和無常。
詩中出現的月亮和瓦,以及水平溪的描繪,增添了詩意的層次。月亮的存在感受到了屋瓦的映襯,體現了作者對月亮的贊美和仰慕之情。水平溪的描寫,則通過自然界的水流來映照人生的得失。水平溪既是自然界的存在,也可以象征著人生中的平靜和流轉。
最后兩句:“誰能效巢穴,聊得寄詩題。”則表達了詩人對有詩之人的向往和期望。詩人希望能夠像動物筑巢一樣,找到自己的歸屬,并以此為依托,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敏感觀察,通過自然元素的描繪,抒發了對人生變化和人情世故的感慨。詩人以自然為媒介,表達了對美好生活和內心寧靜的追求,同時也希望能夠與有詩之人相互交流和借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