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覓應氏庵 / 作者:趙蕃 |
只知嫌湫隘,何意落崎嶇。
問路因居者,褰裳愧仆夫。
慟曾憐阮籍,泣豈效楊朱。
不費幽尋勝,寧思捷徑趨。
|
|
覓應氏庵解釋: 《覓應氏庵》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趙蕃。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尋找應氏庵的過程中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覓應氏庵,
尋找應氏庵,
只知嫌湫隘,
只覺得路途狹窄,
何意落崎嶇。
為何要走這艱險之路。
問路因居者,
詢問當地居民,
褰裳愧仆夫。
拖起衣裳,感到慚愧。
慟曾憐阮籍,
感嘆曾經憐憫阮籍,
泣豈效楊朱。
哭泣又能如楊朱般堅強。
不費幽尋勝,
不費力氣尋找勝地,
寧思捷徑趨。
更愿意尋找捷徑。
詩詞中,作者以尋找應氏庵作為主題,通過描繪自己在崎嶇道路上的苦難和迷茫,表達了對于困境和艱險的感嘆和思考。作者在問路的過程中,感到自己的行為有些愚蠢和可憐,同時也對歷史上的文人阮籍和楊朱產生了感慨。最后,作者提出了一個觀點,即在尋找目標的過程中,應當選擇更為便捷的方式,避免不必要的艱辛。
這首詩詞的藝術特點在于通過描述自己的心境和思考,將作者的情感與智慧融入其中。詩詞通篇以對比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在尋找路途中的困惑和痛苦,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對于歷史人物的敬仰和對于人生的思索。通過簡潔而富有內涵的語句,將作者的情感與思想表達得淋漓盡致。
這首詩詞在表達了作者的個人感受的同時,也具有普遍的人生哲理。它提醒人們在追求目標時,應當權衡利弊,選擇更為明智的方向,以避免不必要的困難和痛苦。同時,詩詞中對于歷史人物的提及也給人以啟發,讓人們思考如何在面臨挑戰時保持堅韌和勇敢。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在尋找目標過程中的思考和感嘆,同時也引發了對于人生選擇和困境的思考。它以個人情感和智慧的結合,展示了作者對于人生的獨特見解,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普世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