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 作者:趙蕃 |
江漲皆云牽路漫,又云江漲苦無灘。
割晴耕雨難均得,造物于茲良亦難。
|
|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解釋: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是宋代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江漲皆云牽路漫,
又云江漲苦無灘。
割晴耕雨難均得,
造物于茲良亦難。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趙蕃沿著江水從桃川(或許是地名)到達辰州(又稱辰陽,是古代的地名)的旅途中的感受。詩人觀察到江水的漲落,一會兒說江水牽引著行路者,路途漫長,一會兒又說江水漲得高了,可卻沒有平穩的灘頭可以停歇。接下來,作者表達了農作物的種植受天候的影響,晴天割麥收成不易,雨天耕作又困難重重。最后,趙蕃感慨造物主的創造之難,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切事物的成就都是不易的。
賞析:
這首四句絕句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環境和人事的深刻觀察和思考。詩人通過描寫江水的漲落,情景鮮明地展示了旅途的曲折和艱辛。江水既是自然界的元素,又象征著人生的道路,牽引著行人前行。然而,江水的漲落沒有為旅途提供方便,沒有平坦的灘頭可供休憩,這給旅人帶來了困擾和不便,形象地表達了人生旅途中的困難和挑戰。
接著,詩人以晴雨對農作物的種植和收獲進行了比喻。晴天割麥,雨天耕作,都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和不便,暗示了人們在面對自然的力量時所面臨的艱辛和不確定性。
最后,趙蕃表達了對造物主的創造之難的思考。他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切事物的成就都是不易的,包括自然界的漲落和人事的經歷。這種思考突顯了作者對人生和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古代文人對宿命和命運的思考。
整首詩詞以簡短的語言傳遞了作者對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對自然環境的感慨,展示了他對生命的獨特觀察和深刻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生活的理解和對命運的思考,以及對造物主智慧和創造力的敬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