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別成父弟以貧賤親戚離為韻五首 / 作者:趙蕃 |
木落山有骨,水落河有津。
扁舟所常經,大半跡已陳。
身非鴻鵠舉,心乃鷗鷺親。
勝處自屬我,塵事勿敗人。
|
|
留別成父弟以貧賤親戚離為韻五首解釋: 《留別成父弟以貧賤親戚離為韻五首》是宋代趙蕃所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木落山有骨,水落河有津。
扁舟所常經,大半跡已陳。
身非鴻鵠舉,心乃鷗鷺親。
勝處自屬我,塵事勿敗人。
中文譯文:
山林凋零顯骨跡,河流枯竭露渡津。
狹舟常往往,大半行跡已陳。
我身非鴻鵠飛揚,但愿心靈如鷗鷺親近。
勝利之處屬于我,塵世瑣事不足敗壞人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貧賤親戚離別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考和對人生境遇的看法。詩中的山林和河流象征著世界的變遷和人事的更迭。山木凋零和河水枯竭都展現了時光流轉的不可逆轉性質。扁舟是生活中常常經歷的象征,它所經過的地方,已經留下了作者的足跡。作者對自身境遇的描述是謙遜的,他承認自己并非鴻鵠高飛,但內心卻與鷗鷺相親。這表明他雖然身處貧賤之中,但內心依然尋求自由與純粹,渴望超越世俗的束縛。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勝利和成功的態度,他認為勝利是屬于自己的,但他也呼吁不要被塵世的瑣事所困擾,不要讓物質的追求敗壞人的心靈。
這首詩通過山林和河流的意象,以及扁舟和鷗鷺的對比,將作者的內心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得深刻而含蓄。它表達了作者對貧賤和離別的理解,以及對追求內心自由和寧靜的渴望。整首詩給人以淡泊和超脫的感覺,鼓勵人們在塵世中保持自我,追求內心的真正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