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齋和示疏字韻四詩復用韻并呈子肅 / 作者:趙蕃 |
交舊年來寢作疏,兩翁頻肯問林居。
兒時已誦天臺賦,老去思傳秘府書。
可使鸞凰棲枳棘,未應騏驥伏鹽車。
時平自是功名晚,莫嘆江湖歲月除。
|
|
遠齋和示疏字韻四詩復用韻并呈子肅解釋: 《遠齋和示疏字韻四詩復用韻并呈子肅》是宋代趙蕃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通過抒發詩人對于歲月流轉和個人經歷的思考與感慨,表達了對于功名與江湖歲月的理解和超脫。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交舊年來寢作疏,
兩翁頻肯問林居。
兒時已誦天臺賦,
老去思傳秘府書。
可使鸞凰棲枳棘,
未應騏驥伏鹽車。
時平自是功名晚,
莫嘆江湖歲月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詩人遠離塵囂、獨處齋室的生活為背景,通過描繪自己與兩位長者的交流,表達了對歲月的感慨和對個人經歷的思考。
詩的開頭,“交舊年來寢作疏”,表明詩人沉浸于自己的獨處世界,以靜心安睡為喻。接著,詩人描述兩位長者頻繁來訪林居,表示他們對詩人的關心和詢問。這種關懷與問候,讓詩人感到欣慰和溫暖。
然后,詩人回憶起自己兒時已經背誦過《天臺賦》,這是一部描寫山林幽靜景色的文章。這個回憶突出了詩人對于自然環境的熱愛和對靜謐生活的向往。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傳承經典和智慧的思考。他在老去時思索著如何將秘府的智慧和知識傳承下去,以便后人能夠受益。
在下一聯中,詩人運用了象征手法,用鸞凰棲息在枳棘上和騏驥伏在鹽車上的形象,來表達自己對于卓越和高貴的追求。他希望能夠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保持高尚的品德和志向。
最后兩句,“時平自是功名晚,莫嘆江湖歲月除”,是詩人以自我安慰的口吻,表達對功名和江湖歲月的平淡看待。他認為時世平靜是功名難求的主要原因,而對于江湖歲月的變遷,他呼吁不要抱怨和懊悔。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詩人的個人經歷和內心感受為切入點,通過對歲月流轉和追求的思考,表達了對功名和江湖歲月的超脫和平和態度。詩中融入了自然景色、經典文化和象征意象,使得詩意更加深遠和豐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