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李潭州椿壽翁五首 / 作者:趙蕃 |
日夜霜風急,東西客路昏。
詩方學蠻語,病昔似文圖。
俯上轅門謁,愁干節制尊。
頑疎寧自昧,剪拂望深恩。
|
|
與李潭州椿壽翁五首解釋: 《與李潭州椿壽翁五首》是宋代趙蕃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日夜寒霜、急風和客路的昏暗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在東西方的旅途中的心境和情感。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日夜霜風急,
東西客路昏。
詩方學蠻語,
病昔似文圖。
這首詩開頭描述了日夜寒霜和刺骨的風,以及東西客路的昏暗。這種寒冷和荒涼的環境暗示了作者旅途中的孤寂和困苦。
接下來的兩句“詩方學蠻語,病昔似文圖”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學習蠻族的語言,暗示了他對異域文化的探索和學習。同時,作者自稱“病昔似文圖”,暗指自己曾經是一個文人,但在疾病的折磨下,他的身體已經不再健康,與當年風華正茂的形象相去甚遠。
俯上轅門謁,
愁干節制尊。
頑疎寧自昧,
剪拂望深恩。
接下來的兩句“俯上轅門謁,愁干節制尊”描述了作者俯首進入轅門,向尊貴的人物致敬。這種愁苦和壓抑的心境暗示了作者在旅途中所面臨的困境和憂慮。
最后兩句“頑疎寧自昧,剪拂望深恩”表達了作者的頑固和孤僻,他寧愿自我封閉,不愿與人交往。但他依然期待著深厚的恩情,希望能夠得到真誠的關懷和幫助。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荒涼的環境和作者內心的孤寂與困苦,表達了旅途中的苦悶和迷茫。同時,作者對異域文化的學習和探索,以及對深厚情感的渴望,也展現了他對人生和人情的思考。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深沉的情感和含蓄的意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獨特風采和內心世界的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