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呈審知二首 / 作者:趙蕃 |
樓前木葉下繽紛,樓上長吟獨有人。
勿漫悲秋成楚些,要知達識自天真。
從渠屐著一生幾,莫問錐無今歲貧。
平日相期定何事,君今到岸我迷津。
|
|
呈審知二首解釋: 《呈審知二首》是宋代趙蕃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樓前木葉下繽紛,樓上長吟獨有人。
在樓前,樹葉紛紛飄落,而樓上只有一人長吟。
勿漫悲秋成楚些,要知達識自天真。
不要過度沉湎于秋天的悲傷,要明白達觀和洞察力源于內心的純真。
從渠屐著一生幾,莫問錐無今歲貧。
從幼年開始,穿著木屐度過了多少年華,不要問我為什么現(xiàn)在仍然貧窮。
平日相期定何事,君今到岸我迷津。
平日里我們約定了什么事情,你如今已經到了彼岸,而我仍然在迷失之間。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人獨自站在樓上,看著樓下木葉飄落的景象。作者通過描寫秋天的景色和個人境遇,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中提到的木葉的繽紛、長吟的人、秋天的悲傷以及貧窮的境遇,都是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的觀察和體驗。
詩中的"達識自天真"表達了作者希望人們能夠保持內心的純真和明智,不被外界的困境和悲傷所困擾。作者提醒讀者不要過于沉湎于自己的貧窮和境遇,更要珍惜并領悟生活中的美好和真理。
最后兩句描述了作者與某人之間的約定和此時的困惑。詩人期待著對方到達彼岸,而他自己仍然在迷失之間,感到困惑和無助。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真理的追求。詩人在表現(xiàn)現(xiàn)實的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和洞察力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