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張王臣 / 作者:趙蕃 |
邂逅高標識,漂流仁里依。
君為鄂渚去,我亦鼎州歸。
風月情何已,江湖便苦稀。
政嗟書莫數,忽喜麈重揮。
論事多驚俗,談詩每造微。
方能以文會,遽復攬征衣。
常伯麒麟像,詞垣鸑鷟飛。
官今況京秩,名且達天扉。
天馬當云路,沙鷗合釣磯。
無庸問車笠,要不負覉鞿。
|
|
送張王臣解釋: 《送張王臣》是宋代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張王臣別離的情景,表達了對友誼的思念和對歸鄉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對社會現實和文學創作的感慨。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邂逅高標識,漂流仁里依。
君為鄂渚去,我亦鼎州歸。
風月情何已,江湖便苦稀。
政嗟書莫數,忽喜麈重揮。
論事多驚俗,談詩每造微。
方能以文會,遽復攬征衣。
常伯麒麟像,詞垣鸑鷟飛。
官今況京秩,名且達天扉。
天馬當云路,沙鷗合釣磯。
無庸問車笠,要不負覉鞿。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作者與張王臣的離別,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思念之情。作者用邂逅、漂流的意象來描繪兩人相識的情景,暗示了他們間的交往是緣分所致。張王臣準備離開,去往鄂渚,而作者則要返回鼎州,兩人即將分別。詩中的風月情指的是他們共同的歡樂和情感,作者感嘆時光的流逝,江湖中的友誼變得稀少。
詩中還涉及到政治和文學的議題。作者感嘆現實社會的困境,政治的黑暗使人憂慮,而文學的創作卻能帶來歡樂和希望。他對于朋友的文學才華感到高興,認為詩詞創作能夠超越塵世的瑣事,表達真正的情感。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對張王臣的祝福和對未來的期許。作者希望張王臣能在官場上獲得更高的地位,名聲傳遍天庭之門。天馬當云路、沙鷗合釣磯的意象,暗示著張王臣在職業和生活中能夠馳騁自如,取得成功。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忠誠,表示無需問及離別時的車笠(指離別的原因),只希望彼此不負友誼。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歸鄉的思念,同時也蘊含了對社會現實和文學創作的思考。通過對現實的反思和對友情的贊美,使得這首詩詞具有深遠的情感和思想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