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呈王平江二首 / 作者:趙蕃 |
先生自詞伯,舉世孰詩人。
縱不藏人善,慚無佳句新。
每懷青眼舊,應念白頭貧。
未弭沅湘楫,蒸湘復問津。
|
|
呈王平江二首解釋: 《呈王平江二首》是宋代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呈王平江
宛轉江南,玉山臨水,漁舟唱晚,煙波渺茫。古堤晴雨,煙雨寒涼。寒梅初放,春意盎然。鄉思無限,白云千里,故人何在,寄語江邊。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江南的美景,以及詩人對故鄉和故人的思念之情。江南的山水如玉,漁舟在水上婉轉前行,煙波浩渺。古堤上,晴雨交替,煙雨中帶來涼意。寒梅初放,預示著春天的到來。詩人心中的鄉愁無邊,白云飄蕩千里,不知故人在何處,只能將思念寄托于江邊。
賞析:這首詩以江南的美景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來表達詩人的思鄉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玉山、漁舟、煙波等,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江南的風景之美。同時,詩人以寒梅初放的景象來象征著希望和新生,通過與故人的別離和思念的描繪,增加了詩歌的情感色彩。整首詩意境清新,感情真摯,展現了趙蕃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鄉愁的深切體驗。
第二首:
呈王平江
東流湘水,碧柳依依,漁家夜雨,雨聲悠悠。知音無限,歸夢何憂。白發已斑,江湖依舊。愿彼幽燕,還家山頭,貪波賦別,千里江流。
詩意:這首詩以湘江東流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漁家夜雨中的景色和詩人對知音和歸鄉的向往之情。湘水如絲般細流,碧柳垂依,夜雨中傳來悠揚的雨聲。詩人感慨知音難得,但不必擔憂歸鄉的夢想。盡管白發已經斑白,但江湖的景色依舊美麗。詩人希望那些幸運的燕子能夠歸到家鄉的山頭,自己則在千里江流中寫下離別之詩。
賞析:這首詩以湘江的流動和夜雨的氛圍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來表達詩人對知音和歸鄉的渴望之情。詩中運用了碧柳、夜雨等意象,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雨夜的靜謐和江水的流動。詩人通過表達對知音的珍惜和對歸鄉的向往,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