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十日喜雨呈李純教授去非尉曹 / 作者:趙蕃 |
滄浪一夜起鳴雷,雨陣因之續續來。
所病農家成久旱,未論花事有新開。
書生狂妄常憂國,圣代飄零豈棄才。
儒館尉曹俱國士,好為詩賦詠康哉。
|
|
二月十日喜雨呈李純教授去非尉曹解釋: 《二月十日喜雨呈李純教授去非尉曹》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喜雨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雨水的歡喜和對農民旱情的關切,同時也借此抒發了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士人才華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
滄浪一夜起鳴雷,
雨陣因之續續來。
所病農家成久旱,
未論花事有新開。
書生狂妄常憂國,
圣代飄零豈棄才。
儒館尉曹俱國士,
好為詩賦詠康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二月的雨夜,滄浪江上雷聲隆隆,雨勢連綿不斷。詩人觸景生情,關注到農民長期遭受旱災之苦,而未論及花朵是否因雨而綻放。這表明了作者對農民生計的關切和對大自然力量的敬畏。
接下來,詩人轉而表達了自己對時局的憂慮。他認為書生們常常自負才華,卻往往憂國憂民,而圣代的風采卻已經消逝,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實。通過這種對比,詩人抒發了自己對當時社會動蕩和士人境遇的不滿和擔憂。
最后兩句詠史抒懷,提到了儒館和尉曹,這兩個地方是古代培養士子的學府。尉曹是官職,代表了士人的身份。詩人稱贊儒館和尉曹中的國士們,他們熱衷于創作詩賦,歌頌康樂安寧的時光。這里表達了作者對士人才華的贊美,同時也暗示了對安寧祥和時光的向往。
這首詩通過對雨水、農民、書生和士人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觀察和反思。他以雨水為媒介,表達了對旱情的關切和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時也借雨水之喜,抒發了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士人才華的贊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寫,凸顯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