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懷畏知二首 / 作者:趙蕃 |
湘山峻刻湘流深,中有騷人憤世音。
吊古自為吾輩事,宦游端識故人心。
別來未有音書至,歲晚勿令霜露侵。
聞道元戎今仲舉,定除塵榻伴登臨。
|
|
寄懷畏知二首解釋: 《寄懷畏知二首》是宋代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湘山峻刻湘流深,
中有騷人憤世音。
吊古自為吾輩事,
宦游端識故人心。
別來未有音書至,
歲晚勿令霜露侵。
聞道元戎今仲舉,
定除塵榻伴登臨。
中文譯文:
湘山陡峭,湘水流深,
其中有一位聰明的人懷著對世俗的不滿之音。
思念過去,自我反省是我們這一輩子的事情,
在宦海漂泊的過程中,只有真正經歷過艱難的人才能理解彼此的心情。
長時間沒有收到音信,
年事已晚,不要讓寒霜和露水侵襲。
聽說元戎今天受到了重用,
定要離開塵世的床榻,與他一同攀登巔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趙蕃內心的感嘆和對世事的思考。詩的第一句描述了湘山的險峻和湘水的深流,隱喻了世間的險惡和浮躁。其中的"湘山"和"湘水"可以理解為現實社會中的險阻和紛擾。
詩的第二句中提到了一位"騷人",這位騷人對世間的痛苦和不公有著強烈的憤世之情,并通過自己的音樂和詩歌來抒發內心的懷抱。
第三句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思念,他自省自問,認為反思過去是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做的事情。而在宦游的過程中,只有真正經歷過挫折和困境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彼此的心情。
第四句中,詩人表達了對久違的音信的思念,希望不要讓歲月的流逝和世事的變遷剝奪了彼此的聯系。他警示歲月已晚,不要讓寒霜和露水侵襲,暗示了對時光的珍惜和對友情的期盼。
最后兩句中,詩人聽說元戎今天受到了重用,表示對元戎的祝賀和欣慰。"除塵榻伴登臨"表達了詩人渴望離開世俗的床榻,與元戎一同攀登高峰,追求理想和成就。
整首詩詞以湘山和湘水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來表達詩人對世間榮辱得失的思考和感慨。通過描寫騷人和元戎等人物,詩人表達了對真正有追求、有情懷的人的敬重和憧憬。整體上,這首詩詞既展現了詩人的個人情感,又融入了社會關懷和對理想追求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詩意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