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孫從之 / 作者:趙蕃 |
顧使斯人墨綬腰,不知誰合上丹霄。
得非疲瘵要摩撫,是遣循良頒詔條。
聞道過家猶數月,尚期論薦出公朝。
過予不作一飯去,政倚相望非甚遙。
|
|
寄孫從之解釋: 《寄孫從之》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看著那位身披墨綬的人,我不知道誰能夠與他一起登上天空。如果不是因為疲病的折磨,他應該會被派遣出去執行艱巨的使命。聽說他已經在外面過了幾個月,仍然期待著能在皇宮內討論重要事務。我不禁想象他過來拜訪我,然而政治的現實使我們相隔甚遠。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對某個身份高貴的人物的思念和期待。詩人提到了對方身上的墨綬,表明他的身份地位非常高,可能是朝廷中的重要官員。詩人感嘆自己不知道與這樣的人物一同登上丹霄的人是誰,暗示了自己對對方的崇敬和敬仰。詩人也提到對方可能因疾病而無法出使,但他仍然期待對方能夠回朝參與重要事務。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與對方相隔遙遠的現實,無法親自與對方交流,但仍然懷有期待和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某位高官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寫對方身上的墨綬,突出了對方的身份地位和權威。對方的身份高貴使得詩人對他的動向非常關注,但他卻不知道對方將與誰一同登上丹霄,暗示了對方的身份地位超乎尋常。詩人對對方疾病的提及表達了對方可能面臨的困境和辛苦,但他仍然期待對方能夠回朝參與重要事務,這顯示了詩人對對方的期待和對他能力的認可。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與對方相隔遙遠的現實,政治的現實使得他們無法相見,但詩人依然抱有期待和思念之情。整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巧妙的描寫,構建了對人物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示了政治現實對人際關系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