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妙香院 / 作者:趙蕃 |
說似桃花寺,逢人舉舊題。
山門循古磴,閣檻枕清溪。
三老催人去,孤筇得暫攜。
龜峰仍不遠,觸熱未能躋。
|
|
游妙香院解釋: 《游妙香院》是宋代詩人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說似桃花寺,逢人舉舊題。
山門循古磴,閣檻枕清溪。
三老催人去,孤筇得暫攜。
龜峰仍不遠,觸熱未能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游覽一座名為"妙香院"的廟宇時的情景。詩人稱這座廟宇仿佛是桃花寺一般美麗,每當他遇到他人時,都會舉起過去的題記,以此表達自己對這座廟宇的贊美。他穿過山門,沿著古老的石階前行,廟宇的閣檻緊靠著清澈的溪水。三位老者急促地催促詩人離開,但他抓住了孤獨的拐杖,暫時帶著它離開。雖然龜峰還沒有到達,但他已經感受到了炎熱的氣息,尚未攀登上去。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詩人游覽妙香院的情景,展現了他對自然與人文環境的細膩感受。詩人通過對桃花寺的比喻,將妙香院的美麗和莊嚴凸顯出來。他描述了進入廟宇的過程,以山門和古磴的描繪,展示了廟宇的莊嚴和歷史悠久感。而閣檻枕清溪的描寫,則表現了廟宇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詩中的三老催人去,表達了時間的無情流轉,人生的短暫和離別的無奈。孤筇得暫攜,詩人抓住了孤獨的拐杖,帶著它離開,暗示著詩人在短暫的停留中,體驗到了一份寧靜和思考。最后兩句"龜峰仍不遠,觸熱未能躋",表達了詩人離開妙香院時的遺憾和未盡之感,他意猶未盡地離開,未能攀登到龜峰的高處,未能完全領略妙香院的美景。
這首詩通過簡明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將作者游覽妙香院的情景展示得淋漓盡致,表達了作者對廟宇和自然環境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傳達了時間的無情流轉和人生的短暫。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展示作者的情感和心境,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