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枕上有感二首 / 作者:趙蕃 |
我欲學為農,力耕不逢歲。
我欲學為士,儒冠多餓死。
誓將棄犁鋤,亦復罷書史。
長隨馬少游,浮湛自閭里。
|
|
枕上有感二首解釋: 《枕上有感二首》是宋代趙蕃的作品之一。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和對不同生活方式的探索,展現了他對農民和士人生活的觸動和感悟。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第一首:
我欲學為農,力耕不逢歲。
我欲學為士,儒冠多餓死。
誓將棄犁鋤,亦復罷書史。
長隨馬少游,浮湛自閭里。
第二首:
我欲學為士,書卷不成仕。
我欲學為農,艱辛難得時。
欲棄學業遠,心愿空自追。
長隨馬少游,浮湛自閭里。
詩意和賞析:
《枕上有感二首》以自省和思考的方式表達了趙蕃對不同生活方式的矛盾和追求。詩的第一首探討了學習農事和成為農民的想法,但作者卻感到自己并沒有機會實現這一愿望,農耕的辛勞卻無法與季節相逢。同時,他也思考了成為士人的選擇,但儒冠下的士人卻常常餓死,這讓他感到猶豫和困惑。作者發出了棄掉犁鋤和放棄書卷的誓言,表示他也不再追求成為農民或士人。
第二首詩中,作者的思緒仍停留在對成為士人的思考上。他認為自己學業雖然不成仕,但他仍然渴望成為士人,盡管這一愿望艱辛而難以實現。他思考著是否應該放棄學業,但又意識到自己的心愿只是一廂情愿,無法實現。最后,他表示自己將長久地隨著馬兒四處游蕩,享受自由自在的樂趣,沉浸在家鄉的湖泊和小村莊的美景之中。
這首詩通過對農民和士人生活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對不同生活方式的觸動。作者展示了對農耕和學術的渴望,但也認識到了現實的困難和限制。他最終選擇了追求自由和寧靜的生活,在家鄉的田園間自由游蕩,與大自然相伴,尋找內心的平靜和滿足。這種對自由和簡樸生活的向往,也給讀者帶來了對于個人追求和生活選擇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