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耆英 / 作者:趙蕃 |
用世故欲巧,拙者終近德。
人皆笑髯曾,我獨長太息。
貧吾豈人為,問天天不癡。
君看松柏受,寧與春風期。
|
|
贈耆英解釋: 《贈耆英》是宋代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贈耆英
用世故欲巧,拙者終近德。
人皆笑髯曾,我獨長太息。
貧吾豈人為,問天天不癡。
君看松柏受,寧與春風期。
【中文譯文】
向世故之人學習欲變得狡猾,但拙者最終靠近德行。
眾人都嘲笑過去的事,只有我獨自長時間嘆息。
貧窮之事,難道是由人掌控的嗎?我問天,天不會傻癡。
君看那松樹和柏樹,寧愿與春風相伴而不追求他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趙蕃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他對世故的人心存欲望,希望能夠巧妙地應對世俗之事,但他堅信拙樸的人最終會接近道德的境地。眾人嘲笑過去的經歷和失敗,而作者卻獨自長時間嘆息,對人生失敗和挫折感到痛心。
在面對貧窮和困境時,作者認為這些事情并不是人可以掌控的,他轉而尋求天命的答案。作者問天,天不會說話,但他認為天不會迷失自己,不會被俗世迷惑,與此相對比,人們可能會迷失自己。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向往。他提到松樹和柏樹,這些樹木代表著堅韌和不朽的品質。作者寧愿與春風相伴,享受自然的美好,而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祿。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虛偽世俗的厭惡和對純樸本真之道的追求,以及對自然和自由的向往。詩意深遠,表達了作者的內心獨立和對人生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