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奕枉詩送行借審知韻奉別并呈伯元 / 作者:趙蕃 |
往年敵來如破竹,九州泛若浮海粟。
鄭公仗節守馮翊,毅然可殺不可辱。
飄流南浮適茲里,平生行事耳目熟。
幾回下馬過其墳,溪水洄洄抱山足。
季孫甚才恥為吏,哦詩欲效云臺谷。
四篇贈我勞我行,入手為之三過讀。
君家涇縣亦工此,知者尚稀凡眼肉。
會看入洛似機云,不應如我但碌碌。
|
|
季奕枉詩送行借審知韻奉別并呈伯元解釋: 《季奕枉詩送行借審知韻奉別并呈伯元》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對友人季奕的離別之情,并表達了對季奕才華和品德的贊賞。
詩詞中的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往年敵來如破竹,九州泛若浮海粟。
過去的歲月,敵人來勢如破竹般猛烈,九州大地仿佛像海中的谷粒一樣泛濫。
鄭公仗節守馮翊,毅然可殺不可辱。
鄭公以節操守衛著馮翊,他堅決可以殺敵而不可被辱。
飄流南浮適茲里,平生行事耳目熟。
漂泊流離到了南方的浮山,在這里度過了一生,行為舉止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事情。
幾回下馬過其墳,溪水洄洄抱山足。
幾次下馬經過他的墳墓,溪水流淌著環繞著山腳。
季孫甚才恥為吏,哦詩欲效云臺谷。
季孫具備非凡的才能但不愿意做官,欣然吟詩,希望能效法云臺谷的風格。
四篇贈我勞我行,入手為之三過讀。
他寫了四篇詩贈送給我,我為了理解其中的含義,多次仔細閱讀。
君家涇縣亦工此,知者尚稀凡眼肉。
你的家鄉涇縣也有人欣賞這些詩作,但真正了解其中意境的人卻很少。
會看入洛似機云,不應如我但碌碌。
能夠在洛陽受到賞識就像一朵云一樣,而我卻不過是個默默無聞的人。
這首詩詞通過對季奕的贊美和離別之情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對才華和品德的欣賞。同時,詩中還融入了對過去歲月的回顧以及對自己身份地位的思考,表達了一種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