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野人家 / 作者:趙蕃 |
凜若將崩石,狂哉既倒流。
詩危欠好語,日晚覓安投。
勞我行何苦,嗟渠戍未休。
田居與官籍,俱坐有身憂。
|
|
宿野人家解釋: 《宿野人家》是宋代詩人趙蕃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住在野外的人家,
凜冽的寒風猶如崩裂的石塊,
狂亂的時光倒流回去。
詩篇充滿危險,難以言表,
日落時分,我尋找安寧的避所。
勞累我行走何苦,
唉嘆那邊境的戍卒未能休息。
無論是農田的居民還是官府的人,
都同樣坐擁身上的憂愁。
詩意:
《宿野人家》描繪了一個住在鄉野的人家,他們的生活困境和內心的憂愁。寒風凜冽,宛如崩裂的石塊,象征著嚴寒的環境和艱難的生活條件。詩人以倒流的方式表達了時間的狂亂和混亂,暗示著歲月流逝的不確定性和無常。詩詞中透露出一種危機感,因為詩人發現自己無法用言語準確地表達內心的感受和體驗。夜晚來臨時,詩人渴望找到一個寧靜的避所,擺脫外界的紛擾。然而,他也感嘆自己的勞累和辛苦,同時對邊境的戍卒未能得到休息表示惋惜。無論是田野中的居民還是身居官位的人,都承載著內心的憂愁和痛苦。
賞析:
《宿野人家》是一首充滿沉重和憂愁情緒的詩詞。詩人通過寒風和倒流的時光等形象描繪,將自然景物與人的內心狀態相結合,表達了生活的艱辛和人們內心的困擾。詩中的危機感和無法言說的感受,使人不禁感嘆人生的無常和無奈。詩人對自然和人事的觀察細膩而深刻,詩意雋永,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通過這首詩詞,我們能感受到宋代社會中普通人民的困境和憂愁,也體味到詩人對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洞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