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審知寄來二首 / 作者:趙蕃 |
書去愁難悉,詩來造愈奇。
為言僧可寓,為念橐空垂。
鳴鴃驚時晚,羈鴻暫水湄。
逆風仍上水,日月是難期。
|
|
次韻審知寄來二首解釋: 《次韻審知寄來二首》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對書信和詩作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文學創作的種種感慨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書去愁難悉,
詩來造愈奇。
為言僧可寓,
為念橐空垂。
鳴鴃驚時晚,
羈鴻暫水湄。
逆風仍上水,
日月是難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書信和詩作為主題,通過對兩者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文學創作的感慨和思考。首先,作者提到了書信的離去帶來的愁苦,意味著與親友的分別與思念之情。然而,他指出詩作的到來卻帶來了更多的奇異和喜悅。這里的"造愈奇"可以理解為詩作的創作過程,它給予了作者一種超越現實生活的愉悅和滿足感。
接下來,作者提到了僧人能夠在詩作中找到棲身之地,以及對橐(音tuó)空(指空虛、空無所有)的思考。這里的"為言僧可寓,為念橐空垂"表明作者將自己的思考和情感寄托于詩作中,而僧人則可以在其中找到心靈的寄托和安身之所。橐空垂的形象則象征了作者在人生中的無常和空虛之感,這也是他在文學創作中所思考的主題之一。
隨后,詩中描繪了鳴鴃(音lái)驚擾晚時和羈鴻(音jī)停歇水湄的景象。這些意象傳遞出一種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感受,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不確定性。作者提到"逆風仍上水,日月是難期",表達了面對逆境和困難時的堅持和追求。無論逆境如何,作者仍然愿意奮力向前,追求自己內心所向往的遠方。
這首詩詞通過對書信和詩作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和思考。它表達了對離別和思念的感受,同時也通過對僧人、橐空和自然景物的描繪,探討了人生的無常和追求的意義。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和意象,傳遞出深刻的詩意和審美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