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詩寄碩父五首 / 作者:趙蕃 |
學詩如學道,先須養其氣。
植苗無它術,務在除荒穢。
滔滔江漢流,源從濫觴至。
要作千里行,無為半涂滯。
|
|
論詩寄碩父五首解釋: 《論詩寄碩父五首》是宋代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學習詩歌的觀點,并以農耕和江漢河流的比喻來闡述其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學詩如學道,
先須養其氣。
植苗無它術,
務在除荒穢。
滔滔江漢流,
源從濫觴至。
要作千里行,
無為半涂滯。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如下:
這首詩詞以學習詩歌為主題,隱喻詩歌創作與道德修養的相似之處。首先,詩人提出學習詩歌就像學習道德一樣,需要先培養內在的氣質和素養。這里的"氣"可以理解為詩人的靈感和創作力,只有養足了這種氣質,才能有所作為。
接下來,詩人以農耕之道為比喻,說明學習詩歌沒有什么特殊的技巧,關鍵在于清除雜草和污穢。這里的"苗"可以理解為詩歌的創作,在創作之前,需要清除思想上的雜念和不純之處,保持純凈的心靈狀態。
詩人進一步使用江漢河流的形象來強調創作的源頭和流動。他說江漢滔滔不息地流淌,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最初的涓涓細流。同樣地,創作的力量也源自最初的點滴靈感和積累。這里的"江漢"可以理解為詩歌傳承和發展的歷史,而"濫觴"則指代最初的涓涓細流。
最后,詩人表達了要成就卓越的詩人,必須在詩歌創作上追求卓越,不能停滯不前。他說要行走千里之路,不能滯留在半途。這里的"千里行"可以理解為追求卓越的創作之路,而"涂滯"則意味著停滯不前。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農耕和江漢河流的比喻,表達了學習詩歌的觀點和詩人對于創作的追求。它強調了詩歌創作的內在修養和持續努力的重要性,同時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