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老欲退普寧二絕句 / 作者:趙蕃 |
懷玉山中舊住人,歲寒庵里坐禪身。
當年未解來飛錫,今日何妨卻問津。
|
|
雷老欲退普寧二絕句解釋: 詩詞:《雷老欲退普寧二絕句》
中文譯文:
懷念曾在玉山中居住的人,
歲寒時節坐于庵中修行身心。
往日未曾理解他的歸去,
如今又何妨再去問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趙蕃所作,題為《雷老欲退普寧二絕句》。詩人表達了對曾經在玉山中居住的人的懷念之情,以及對自己身處歲寒庵中修行的思考。
首句以懷念之情開篇,描述了曾經在玉山中居住的人,這個人或許是詩人敬重的前輩或友人。玉山象征高遠、清凈之地,與修行修道有所聯系。詩人以此來表達對那個曾經在這樣美好環境中居住的人的敬仰和思念。
第二句則描繪了詩人自己的境況,他坐在歲寒庵中,進行禪修修行。歲寒庵可能是一個清凈的寺廟或禪室,詩人選擇在這樣的地方修行,顯示出他對于內心的追求和精神的寧靜。
第三句中,詩人提到了那個曾經居住在玉山中的人已經離去,但自己當時并未理解他離去的原因。這句暗示了詩人對這位前輩的遺憾和未曾領悟的思考。從中可以感受到詩人對于前輩的敬仰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最后一句詩人以反問的方式,表示如今的自己已經明白了那個前輩的選擇,因此再去追問又有何妨。這里詩人通過對比自己當年的不解和如今的理解,表達了對于人生經歷的領悟和對于前輩的尊重。
整首詩以簡約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前輩的敬仰、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以及對修行境界的追求。通過描繪對比的手法,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于人生經歷的感悟,給人以深思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