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秋郊居八首 / 作者:趙蕃 |
蔓草依依網作窠,荒庭寂寂蚓能歌。
人言病久須閒默,習氣相攻未易訶。
|
|
晚秋郊居八首解釋: 《晚秋郊居八首》是宋代詩人趙蕃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晚秋郊外的景象,并通過自然景物寄托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蔓草依依網作窠,
荒庭寂寂蚓能歌。
人言病久須閒默,
習氣相攻未易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展現了一個寂靜而凄美的晚秋郊居景象。
首先,詩人用"蔓草依依網作窠"來描繪荒涼蕭索的景象。蔓草蔓延而生,仿佛成了一個個小巢,形成了一張張交織的網。這種景象透露出季節的轉變和草木的衰敗,給人一種悲涼的感覺。
接著,詩人用"荒庭寂寂蚓能歌"來表達郊居的寂寥。在荒涼的庭院中,只有蚯蚓的歌聲回蕩。蚯蚓是地下生活的生物,它們在這寂靜的環境中發出歌聲,顯得格外清脆。這樣的描寫,暗示了人們的離去和孤獨。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人言病久須閒默"。這句話表達了詩人身體上的疾病和長期的休養,使他變得沉默寡言。這種病態的沉默使他的內心更加安靜,也讓他更加思考人生的意義。
最后一句"習氣相攻未易訶",表達了人們內心中習得的某種固有的習慣或性格,彼此之間產生沖突是不容易改變的。這句話可以引申為對社會習俗和人際關系的思考,詩人對于這種狀況并不持詰難的態度,而是以一種平和的心態來面對。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荒涼的景象和詩人內心的病痛與思考,表達了對生活的思索和對人生意義的追尋。這些景物和情感的交融,給人一種靜謐、孤獨、深沉的感覺,引發讀者對自然、人生和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