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夜看月 / 作者:趙蕃 |
碧天涌出爛銀盤,萬里顛風落樹端。
懶復持杯向渠問,徑思飛步躡翔鸞。
|
|
十五夜看月解釋: 《十五夜看月》是宋代詩人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碧天涌出爛銀盤,
萬里顛風落樹端。
懶復持杯向渠問,
徑思飛步躡翔鸞。
詩意:
《十五夜看月》描繪了一個人在十五的夜晚欣賞月亮的情景。詩人用生動的詞語描繪了天空中月亮的輝煌,以及風吹動樹葉的景象。詩人坐在那里,懶散地抱著酒杯,向月亮中的影子詢問問題,同時他也想象著自己如何追隨月亮的步伐飛翔。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月亮和風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遐想。詩人運用形象生動的詞語,如"碧天涌出爛銀盤"和"萬里顛風落樹端",將月亮的美麗和風吹動樹葉的動態描繪得生動而具體。詩人選擇了十五的夜晚,這是傳統中國文化中重要的節日——中秋節,夜晚的月亮在這個時候格外明亮和美麗。詩人抓住了這一時刻,以此作為他表達內心情感和思考的契機。
詩中的"懶復持杯向渠問"表現了詩人的閑散和自得,他不僅欣賞月亮,還借酒消愁,與月亮中的倒影對話,象征著詩人與自然的交流和思考。而"徑思飛步躡翔鸞"則是詩人的遐想,他想象著自己能夠像仙鳥一樣輕盈地翱翔于天空,與月亮相伴。
整首詩詞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他在欣賞月亮的同時,思考著自己的人生境遇,通過與自然的對話和遐想,表達了他對自由、追求和美的渴望。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想象力的表達,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靈的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