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 作者:趙蕃 |
昌江直下水能平,卻愛瀧流激激聲。
頻歲水災何自拯,政由疏鑿欠流行。
|
|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解釋: 《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是宋代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昌江直下水能平,卻愛瀧流激激聲。
頻歲水災何自拯,政由疏鑿欠流行。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潭州地區的河流情景以及與之相關的水災問題。詩人通過描繪昌江直下而水勢平緩,而他卻喜歡瀧流激蕩的聲音。他也提到了頻繁發生的水災,然后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認為政府應該采取疏通河道的措施,以使水流順暢起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水的態度和對水災問題的思考。首句"昌江直下水能平"描繪了昌江水勢平緩,暗示了詩人對平靜、平穩的向往。接著,"卻愛瀧流激激聲"表達了詩人對激蕩、奔騰的水流聲的喜愛,這種聲音給人一種生命力和活力的感覺。
然而,詩人也意識到頻繁的水災給人們帶來的困擾和痛苦。"頻歲水災何自拯"表達了詩人對水災問題的關切和思考。最后兩句"政由疏鑿欠流行"暗示了政府應該采取措施來疏通河道,以解決水災問題。
整首詩詞通過對水的描繪和對水災問題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平靜與激蕩、困擾與解決的對比思考。同時,詩人也借此表達了對政府責任和改革措施的期待,以緩解人們的苦難。這首詩詞簡潔而意味深長,既展現了自然景觀的美感,又反映了社會問題的關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