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月初四夜同吳資深陳明叔宿觀山 / 作者:趙蕃 |
一源何自發嵌空,漱月流風晝夜中。
故有松聲雜清越,獨無梅影照玲瓏。
鄉人但說觀山寺,客子深懷太史公。
好事陳吳不易得,冒寒襆被肯來同。
|
|
十二月初四夜同吳資深陳明叔宿觀山解釋: 《十二月初四夜同吳資深陳明叔宿觀山》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個泉源從何處涌出嵌入虛空,
洗滌著月色,流淌著風聲,日夜交織。
此處有著松樹的聲音與清越的音調混雜,
唯獨沒有梅花的倩影照射出靈動之美。
鄉人只說這是觀山寺,
而客子心中卻懷揣著太史公的胸懷。
陳明叔和吳資深共同分享這美好的時刻,
冒著寒冷,勇敢地前來同賞。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冬夜中的景色和情感。詩人以流動的月光和風聲描繪了寂靜夜晚的美景,其中松樹的聲音以及清越的音律交織在一起,營造出寧靜而動人的氛圍。然而,詩中并未出現梅花的倩影,這可能是詩人意在表達人生中美好事物難以得到的主題。鄉人認為這個地方是觀山寺,而客子則將其與太史公(指史記作者司馬遷)相聯系,表達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敬仰。詩末表達了陳明叔和吳資深共同欣賞這美景的情感,他們勇敢地克服寒冷,共同分享這難得的時刻。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冬夜的景色和情感。通過運用意象和聲音的描寫,詩人營造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詩中的松樹聲和清越音調的描述為整個詩詞增添了一種和諧的氛圍。詩人通過對梅花的缺席暗示著人生中美好事物并不總是容易獲得,這也可以理解為對人生經歷和命運的思考。詩末表達了詩人與陳明叔和吳資深共同分享這美好時刻的情感,這種友誼與共享美景的場景給人一種溫暖而令人感動的感覺。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精妙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入的情感表達,詩人成功地營造了一種獨特的詩意和美感,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冬夜的寧靜和人生的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