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二日同明叔過從禮觀牡丹 / 作者:趙蕃 |
新晴喚我出,負郭看花來。
窈窕欄檻入,咄嗟尊俎開。
嫣然同午醉,老矣怕春催。
身羨雙飛蝶,翩翩去卻回。
|
|
三月二日同明叔過從禮觀牡丹解釋: 《三月二日同明叔過從禮觀牡丹》是宋代趙蕃的詩作。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月二日,我和明叔一同去禮觀欣賞牡丹花。新晴的天氣叫我出門,我負著帽子來到了郭外觀花。窈窕的花欄檻讓我進入其中,突然間花香撲鼻而來。美麗的牡丹花讓我陶醉其中,雖然我已經年老,但仍然害怕春光匆匆地逝去。我羨慕那雙飛的蝴蝶,輕盈地飛舞著,雖然離去,卻又回來。
詩意:
《三月二日同明叔過從禮觀牡丹》描繪了一個人在三月的某一天,與名叫明叔的朋友一同去禮觀觀賞牡丹花的情景。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的描繪,表達了對春季美好的向往和對光陰流逝的憂慮。詩中展現了詩人對花朵的喜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對時光流轉的無奈和恐懼。同時,詩人還通過對蝴蝶的羨慕和比喻,表達了人生短暫而美好的意味。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春日的牡丹觀賞場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感受的描繪,傳遞了豐富而深刻的情感。詩人以自然景物為媒介,抒發了對春季的喜愛和對光陰流逝的焦慮,展現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生命短暫性的思考。
詩中的窈窕欄檻、嫣然的牡丹花和飛舞的蝴蝶形象鮮明,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視覺上的愉悅。同時,詩人通過對自己年老和春光匆匆的擔憂,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敏感和對年華易逝的感慨。最后,對蝴蝶的羨慕和比喻,進一步凸顯了詩人對生命短暫而美好的理解,以及對自由和飛翔的向往。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感慨,將詩人的內心世界與外在景物相結合,讓讀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美好。這首詩以簡約而含蓄的方式,表達了對春光和美好事物的熱愛,以及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生命短暫性的思索,給人以深深的觸動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