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成父送趙信州移知臺州 / 作者:趙蕃 |
邦人初喜兩橋成,詔旨還傳易鎮榮。
千里溪山如有恨,一川風雨似增情。
未應重畀臨凋郡,看即歸來侍邇英。
平日空哦海山賦,便思懷謁問經行。
|
|
代成父送趙信州移知臺州解釋: 《代成父送趙信州移知臺州》是宋代詩人趙蕃的作品。這首詩寫了送別趙信州移任臺州的場景和情感。
詩中描繪了一個橋梁修建完成的喜慶場景,表達了人們的歡喜之情。這里的"兩橋成"指的是建造的兩座橋梁,象征著工程的完成和成就。
接著,詩人提到了趙信州受到皇帝的詔旨,調任臺州的消息傳達到了他手中。這一句"詔旨還傳易鎮榮"表達了皇帝的命令傳達給了趙信州,使他得以轉任臺州,同時也彰顯了他的榮耀和地位的提升。
然而,詩人接著寫到,千里之外的溪山仿佛懷有某種怨恨,一川風雨似乎增添了別離的情感。這里的溪山和風雨被賦予了人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未應重畀臨凋郡,看即歸來侍邇英"表達了詩人希望趙信州能夠重歸原任,回到自己身旁,共同侍奉皇帝的意愿。這里的"臨凋郡"指的是趙信州移任的地方,而"侍邇英"則是指侍奉皇帝。
最后兩句"平日空哦海山賦,便思懷謁問經行"表達了詩人對趙信州的思念之情。這里的"海山賦"指的是詩人平時所寫的山水詩篇,而"謁問經行"則表示詩人希望趙信州能夠繼續前行,并向他請教學問和經驗。
這首詩以平淡的語言描繪了送別場景,表達了詩人對趙信州的思念和祝福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賦予人的情感,詩人成功地表達了對離別和渴望團聚的情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人際關系。 |
|